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10-23 13:09 字体:[ ]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体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
  (省体育局  二〇〇七年二月)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对于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省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功承办了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和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顺利举办了第十六届全省运动会,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体育赛事日趋活跃,体育科教水平逐步提高,体育对外交流更加广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建设体育强省、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我省体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苏发〔2002〕11号)提出的要求,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建设体育强省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工作全局,认真贯彻新时期体育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全民健康素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竞技体育备战攻关,把江苏建成体育强省,让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达到体育强省的各项目标。苏南80%以上的市基本建成体育强市,95%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建成体育强县(市、区);苏中65%以上的市基本建成体育强市,8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建成体育强县(市、区);苏北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基本建成体育强市、体育强县(市、区)。具体目标任务是:
  ——群众体育工作达到新水平。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省人口的50%以上,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位居全国前列。
  ——竞技体育工作再创新辉煌。涌现一批新的世界冠军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对国家体育的贡献和参加奥运会、全运会的成绩位居全国前列。
  ——体育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5%左右,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5%以上,“十一五”期间发行体育彩票120亿元以上,体育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体育设施建设提升新层次。省级专项体育训练设施逐步完善,各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和各县(市、区)新“四个一工程”基本建成,所有社区和乡镇、行政村都建有健身场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体育科教水平实现新跨越。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建设国民体质市级监测中心、县级测定站和乡镇测定点,形成布局合理、学科配套、特色鲜明的体育教育体系,科研教育对体育发展的贡献位居全国前列。
  ——基层体育工作取得新发展。县级体育工作有机构、有经费、有阵地、有专职人员,基层体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体育队伍建设呈现新活力。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流动有序、充满活力的体育人才队伍,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体育国际交流开创新局面。体育对外交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承办国际赛事的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二、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三)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兴办公共体育事业,让更多的人享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加快建设城乡体育健身场所,每个市和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中心,力争2008年每个社区和乡镇建有体育健身中心。加快实施“农村文体工程”和“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力争2007年实现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并逐步向规划建设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延伸。每个乡镇和社区建设文体活动中心或文体站,每个村建设文体室。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各市、县(市、区)建立体育总会、农民体育协会和老年体育协会,各乡镇建立农民体育组织和老年体育组织,并在行政村建立体育健身组织。广泛建立青少年体育健身俱乐部和社区健身俱乐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育锻炼标准、体育人口统计等各项制度。大力推行体育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以及人人健身家家乐行动计划,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组织程度,扩大社会影响。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人体育节、农民运动会、妇女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加强健身气功的推广和管理。
  (四)重视全民健身品牌建设。大力倡导“健康第一”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机制创新、活动推进,加快建设“环太湖体育圈”、“沿江体育带”,在各市、县(市、区)创建有一定影响的全民健身品牌。大力发展假日体育、休闲体育,加强体育公园、体育广场、体育长廊等城乡体育健身景观建设,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的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实施社会体育项目发展计划,创建一批体育特色之乡,繁荣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体育项目。
  (五)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强化政策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评价体系,从资金投入、条件建设、师资配备、课程指导、督导检查等方面为学校体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改革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吸引力,使青少年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完善以省运会为主体的大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制度。
    三、积极实施奥运争光计划
  (六)创新训练管理体制。逐步推行运动项目(项群)管理中心制,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训练、科研、医疗、管理一体化,增强科技攻关能力,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综合管理效益。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走集约发展的精兵之路。做优做强重点优势项目,积极提高潜优势项目和基础项目水平,适当裁减弱势项目。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工作力度,努力维护良好的赛风赛纪。
  (七)加强优秀运动队建设。实施“金牌教练工程”、“尖子人才工程”,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引进、教育培训、竞争上岗,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重视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训练管理和业务指导能力。切实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运动技能培养,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构建新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保证运动员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并扩大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的比例。建立健全运动员保障体系,落实退役运动员政策性安置和经济补偿政策以及运动员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伤残保险等政策。
  (八)抓好业余训练工作。按照“省有重点、市有优势、县有特色、校有传统”的指导原则和“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建立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业余训练体系。全省坚持业余训练的总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每年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200名左右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力争在每个市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以上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1所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每个县有1所开展3个以上项目的业余体校和1所以上省级传统项目学校。开展县级业余训练考核评估,切实保证训练质量。
  (九)推进竞技体育大众化。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路子,逐步拓宽运动训练社会化、多元化发展渠道。充分利用竞技体育比赛的辐射功能,在群众中普及运动项目,吸引广大群众参与运动训练。面向社会开展竞技体育项目技能培训,支持开展有偿业余训练。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力量开展运动训练理论、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
  四、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十)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运动康复基地、水上训练基地以及夏季、冬季训练基地建设,努力满足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和提高训练水平需要。各市重点建设面向公众开放的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体育中心,基本满足承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全国以上单项高水平比赛的需要。全面提升县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各县(市、区)积极实施新“四个一工程”,即一个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一个3000座左右的体育馆、一个标准室内游泳池和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适当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档次。
  (十一)落实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继续从省级统筹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基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根据《体育法》、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规定,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执行新建、扩建、改建城乡居民住宅小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的规定,确保体育健身设施按面积、按标准建设到位。对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立项、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五、认真抓好体育科技教育工作
  (十二)健全体育科研网络。进一步完善以省体科所为龙头、市级体育科研机构和各训练单位为基础的体育科研网络。加强省国民体质和竞技能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健全具有科学选材、训练等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市级体育科研机构;改善训练基地科研、医疗服务条件。加强体育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能力建设,开展运动项目规律研究、国民体质评价体系研究和科学健身指导研究,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加强对体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进一步繁荣体育社会科学。
  (十三)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效益。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体育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改革,创建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体教结合,按照协调统一、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形成省、市、县三级业余训练网络与大、中、小学衔接融合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训结合、灵活多样、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体教结合运行机制。
  (十四)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建立江苏体育发展专家库,创办江苏体育科学论坛,健全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加强体育人力资源开发,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交流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推行公开选拔、考试录用、竞争上岗、民主推荐等制度,选拔使用高层次体育人才。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分配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考核体系。
  六、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十五)加大体育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实施体育产业振兴计划,加快建设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体育资本运作,盘活存量、扩大增量,逐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对大型体育赛事、体育组织、高水平运动队、知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等具有潜在商业价值资源的开发,把无形资产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经营。加强体育场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鼓励社会力量在体育领域兴办非企业单位,支持创办符合条件的职业、半职业和群众性体育俱乐部。
  (十六)提高体育赛事综合效益。各地要充分发挥竞赛管理人才和体育场地资源优势,积极申(承)办一批国内、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精心组织一批有特色、有创意、有规模、有市场的体育比赛,努力创出一批影响力大、上座率高的传统赛事品牌。大力推进办赛形式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竞赛组织专业化,加快培养高素质体育竞赛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体育赛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全方位开发,着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积极探索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举办重大比赛的路子,鼓励社会力量承办各类体育赛事。
  (十七)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和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体育彩票工作基础建设,不断拓宽发行渠道,创新营销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扩大销售规模。完善彩票公益金管理分配机制,进一步调动市、县发行体育彩票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彩票发行与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的监管,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占用、挪用公益金和发行费。
  (十八)推进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体育服务认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研究建立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推广体育服务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体育经营和服务人员素质。加强体育经纪人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体育中介组织在赛事推广和人才流动中的作用。开展体育用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工作,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七、努力为体育强省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性,把体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政府任期考核目标,纳入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村和文明单位评比考核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切实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为体育办实事、办好事。加大财政对公益性体育事业的投入,把体育事业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二十)强化协调配合。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对建设体育强省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体育强省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体育社团的工作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促进体育社团合法、规范、高效运作。完善体育基金组织,积极发挥基金会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行业体育协会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发动群众关注体育、组织群众参与体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认真做好体育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加大对苏北欠发达地区发展体育事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各地在竞赛组织、人才培养、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和交流,促进区域体育共同发展。
  (二十一)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体育法规体系。完善体育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制度,加快体育法制化进程。推进体育市场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维护体育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体育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民体育意识。积极开展体育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体育事业的先进经验。深入挖掘体育内涵,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努力发挥体育在传播先进文化、塑造时代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