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319/2008-00215 分          类: 政府办公室(厅)文件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通知
发 布 机 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 文 日 期: 2008-12-05 00:00:00
标          题: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主   题   词: 经济 发展 增长 企业 产业
文          号: 苏政办发〔2008〕122号
内 容 概 述: 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时          效:

   

  苏政办发〔2008〕122号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二月五日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2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的实施尽管受到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较大影响,但《纲要》中确定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各项任务仍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省主动适应国内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在新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超过预期。2006-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超过了“十一五”规划10%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741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完成预期目标的83%;人均GDP33928元,比2000年增长1.32倍,年递增12.8%,“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提前达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7亿元,相当于2010年预期目标的93.2%;年均增长30.1%,远超年均增长12%左右的预期目标。2008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达到13.6%。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头两年累计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分别接近和超过了“十五”期间五年累计总量。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495.4亿美元,其中出口2036.7亿美元,分别增长23.1%和27.0%。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居广东省之后,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1%和16.7%。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06和2007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74.3和218.9亿美元,分别增长32.3%和25.6%。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两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2%以上的预期目标低0.3个百分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已累计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00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授权专利31770件,分别跃居全国第二、三位。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列北京、上海之后,跃居全国第三。截至2007年,全省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已达2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设立独立的研发部门,1/4以上企业设立独立的技术部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2008年6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972.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60000亿元调控目标的48.3%,平均增长18.5%,比“十五”同期增幅减缓5.4个百分点。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富民优先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实践中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富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2007年底,对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全省共有19个指标达到目标值要求,完成率达76%,其中核心指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目标值要求。苏南总体上已全面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宜兴、武进、扬中、溧阳、金坛、海门、丹阳、江宁等14个县级市(区)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8元,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86.2%,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10604.3元,经营性收入1683.9元,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64.7%和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1元,完成预期目标的87.5%,年均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经营性收入2552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53.0%和38.9%。2006和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4%、3.19%,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均控制在4.5%的规划目标之内。两年间新增就业人数225.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95%,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5%,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要求。在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低保”标准随物价上涨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应增长的机制。2007年,全省恩格尔系数41.6%,与40%的调控目标相差1.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7.6%,超过预期目标7.6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2006年以来,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2万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55%,全省所有行政村通了公路,符合通车条件的客运班车通达率99.5%,居全国省区之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85%提高到2007年的96.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1.1个百分点,改厕率达到67%,完成规划进度的83%。

  “十一五”以来,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步伐,先后投入200亿元新建了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十一五”规划中的多数文化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正向预期调整目标靠近。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5.6:37.4,与2005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27.9: 35. 3: 36.8,实现了“十一五”提出的“三二一”排序,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个和2.6个百分点。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3714元,提前达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1000元左右的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7.2%。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达3173.3万吨,比2005年增加338.7万吨,2008年夏粮总产量达1094.1万吨,同比增长2%。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超过3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8.6%,超过了15%的预期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比2005年上升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1,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底,全省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达35家,超50亿元的有65家。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占69家,其个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6%,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利税占29.4%。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自2004年以来,我省铁合金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万吨,焦化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43万吨。至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关停2713家化工企业,其中太湖流域关停了1894家。

  服务业呈加速发展之势。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96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南京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007年,全省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6.1亿元,市场成交额195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5.2%和30.6%。集聚区就业人数432035人,比挂牌时增长40.5%。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达到470家,超百亿元批发市场17家,亿元市场累计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增加值提前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继续推进。“十一五”以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总里程达到3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沿江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沿海、宁淮、盐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顺利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过江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江苏段)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合宁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无锡硕放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淮安机场、苏中江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矿石泊位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北段和调水源头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依托原有江水北调体系,基本实现调水出省目标。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已全面实施,海堤重点堤段防护工程基本完成。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1项骨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十一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1353万千瓦,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泰州电厂一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网输配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500千伏“四纵四横”主网架结构,过江输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江苏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网省份之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机组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至2007年的13.5%。2007年末,全省移动电话用户3313.2万户,净增44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5.7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71.9万户。

  (四)五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教兴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教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到2007年底,全省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275个,有研发机构近40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万人,各类科技基础设施629个。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达430亿,占GDP的比重为1.7%,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81.6 %,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高新科技企业5286家,数量全国第一。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7年,全省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现有高校121所,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约为7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约为31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国际化战略跃上新台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进入后WTO时代的新形势,加快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连年大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23.8%、28.7%。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42.6%,全省一般贸易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引资结构,在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增长迅猛。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达到52.2亿美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0%;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6.6%。苏中、苏北利用外资增速加快,占全省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2.6和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再创新高。2007年实现出口额265亿美元,增长50.9%,高于全省出口总额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继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之后,2007年对荷兰、德国、韩国出口超百亿美元。“走出去”战略步伐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境外投资开发呈现强劲势头。“十一五”以来,我省企业对外投资额每年都以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7亿美元。国家批准的首批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我省占据3家,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最多的省份之一。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13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现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额均超过全省的70%,引进的超亿美元的大项目90%以上落户在开发区。全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达43713.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税收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近1/3。从业人员654.9万人,是“十五”期间的3.3倍。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加快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沿海地区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在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沿海地区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沿沪宁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6%,生产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GDP年均增长16%以上,2007年底,提前3年实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沿东陇海线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不断壮大,投资、消费和出口平稳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南北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四项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11家南北共建园区获批准设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项目总投资已达135.1亿元,园区建设转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长三角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专项合作全面深化,“四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随着长三角区域范围拓展为“两省一市”,苏北振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西部地区合作有力推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城市化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全省城市化水平继续快速提升,正加速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迈进。2007年城市化率53.2%,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55%的发展目标仅差1.8个百分点。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82.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分别相差2.5、6.1个百分点。城市化战略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南地区已由城市化外延发展逐渐转向内涵提升阶段,率先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核准的90家承办企业,累计建成日用品和农资农家店10000个,建成120个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和180个“以店代配”的中心店,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省78%乡镇和65%行政村的农家店经营网络。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扎实推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以构建“两型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人口管理,2006和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28‰和2.30‰,均在4‰调控目标之内。实行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政策,2007年耕地保有量面积476.38万公顷,比2005年仅下降0.8%,控制在470万公顷调控线以上。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85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7.6%,连续两年达到国家调控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至213吨,提前达到250吨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6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中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与“十一五”规划目标0.55已相差无几。到2007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51.1%和62.7%;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市4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国家园林城市15个,分别占全国的2/3、1/4和1/8。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太湖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太湖治理行动方案,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顺利实现了太湖应急治理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130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已有6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绿色江苏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末,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到16.9%和42.6%,其中城市绿化率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继续增多,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体制改革在向纵深推进中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全力推进体制创新,使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和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逐步建立了乡镇基本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依法理财、运转高效、优质服务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省国有企业增创发展新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加快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方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江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累计达270.68万户,增长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90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50.5%,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40%左右的发展目标。按照财权与事权对应的原则,大力推进财政体制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经济管理体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苏办发〔2008〕17号)。财政支出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良好,创业投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资本、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企、政事、政社进一步分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行政能力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省“十一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

  整体经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07年我省总增加值率为31.0%,比2005年下降1.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我省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2007年占GDP的比重只有37.7%,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仅为31.5%。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偏重。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69.3%,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重工业占比上升,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轻”目标相悖,同时也给我省的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工业效益上升不快,工业增加值率22.0%,低于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企业规模较小,总部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迄今为止,我省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强,进入中国100强的企业也只有苏宁电器、沙钢集团和华西集团3家。2008年上半年按产值排名全省10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4.1%,与“十一五”规划40%以上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自主调控能力亟待加强。一是加工贸易比重偏高,一般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整体对外出口的64.1%,外商投资企业占75.5%,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到96%,加工贸易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主,且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环节处于最终产品的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以及部分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低,这种粗放式、外源型的增长模式,不仅使外贸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冲击,也加大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难度,并给未来外贸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二是货物贸易比重偏高,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0.02,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其中出口只占2%,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不仅与江苏经济和外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而且将严重阻碍江苏优化外贸产业结构、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三是低端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偏高,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在200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生物、生命科学、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产业的比重仅为3.2%。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不足10%。四是新增外商投资企业二产偏高,一产和三产偏低。“十一五”以来,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相对“十五”时期虽然增速达77.3%,但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不到1/4,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更少,只有1.3%,这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的困难。

  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从总体上看,目前江苏经济发展仍然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力相对较小,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1990年以来,江苏居民消费在大多数年份未随经济同步增长。2007年,江苏最终消费率为42%,比2005年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距“十一五”规划中5年内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的驱动。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2006年仅为28.8%,远低于浙江2006年居民消费率35%的水平,2007年继续小幅降至28.5%,2008年上半年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农民增收步伐仍然较慢。2007年农业生产率虽达到“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11000元目标值,但总体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不畅,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快,农民增收难度还较大。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42扩大到2.50,差距进一步扩大。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未达到时序进度,2007年虽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但距2010年要达到8000元的目标还相差1439元,如期达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差距仍比较大。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尽管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江苏全面小康的重点地区在苏北,难点地区也在苏北。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比为1:0.52:0.30,地区差异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地区人均GDP为1625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435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的29.6%,还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59元。2007年全省52个县(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达100964元,最低的睢宁县仅为7243元,相差13.9倍。开放型经济区域差距更为悬殊,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93.4%、4.1%和2.5%。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苏企业研发投入居全国第一,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只有0.98%,与发达国家的2.5%-4.0%和国内华为、中兴等企业的10%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除医药、软件产业研发投入较高外,占高新技术企业数一半左右的通讯产品制造类企业基本无研发投入,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属加工组装型的三资企业,研发设计基本在境外。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机制尚不健全。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只有北京的1/6、上海的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不够。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水平较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与工业基本相当,长期在25%左右徘徊,与国际35%左右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虽然居全国第二位,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不及北京和广东,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

  (四)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2005、2006、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为1.69亿吨、1.87亿吨和2.0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幅10.06%,其中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原油需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2007年全省耕地保有量476.38万公顷,比2005年末下降0.8%,年均减少1.86万公顷。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3亩,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同时工业结构偏重的状况近年来有所加剧,推动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用电量2088.7亿千瓦时,2007年达2415.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GDP增长速度达15.6%。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国土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开发效率不够高。经济增长对土地要素投入依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布局较为分散,产出效率和集聚程度较低。我省土地开发强度近18%,居全国省区第一,而2007年的经济总量只有3361.4亿美元。二、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比浙江、广东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空间开发不够协调,存在着经济与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占62.5%,人口仅占31.5%,苏北地区经济总量仅占19.7%,人口却占44.8%。而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3%,人口占68%,经济与人口占全国比例大体相当。部分生态敏感地区和重要功能区域保护力度不够,湖泊湿地受到侵占,水面和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三是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开发过密,排污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质性缺水较为普遍,城市酸雨频率和酸度渐趋加大,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下降。

  (五)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以来,江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公共卫生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大力推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还需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幅,文教、科技两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事业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2.5%和11.7%,低于GDP14.9%、14.8%的增速。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达37.3%,比2006年下降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10%的高收入组与10%的低收入组人均收入增加额的差距继续拉大,由2006年的4373元扩大到2007年的6350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攀升。2006年为1.6 %,2007年上涨为4.3%,2008年上半年上涨到7.2%,高于3%的调控目标。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4.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性增收、粮价上涨、劳务输出等支撑条件的提升空间较为有限,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势头仍将延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等,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岗职工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压力较大,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急需加强,产业扶贫需下更大功夫。按照国际公认每人每天生活费用不低于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46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25%。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外部因素与内部压力交织一起,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特点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巨额逆差和东亚地区及新兴经济体的大量顺差为主要表现的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经济体系失衡不断加剧。从2001年至2007年,美国、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美国当年的逆差达7843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07年顺差大幅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321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会因存在货币升值预期和高投资回报预期导致资本的加速流入,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埋下了风险。

  2.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打出一系列狠牌,连续7次大幅度降息,截至2008年6月底,利息率已从5.25%降至2%,较去年9月降低了3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流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进行大量注资。目前全美房地产衰退仍在深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走低,信贷紧缩问题继续困扰美国经济。

  3.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创,而且影响迅速蔓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上行周期。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次贷危机爆发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消耗殆尽。尽管美联储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大幅度放缓。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从2007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4.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2008年伊始,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报出的巨亏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等地股市先后出现历史上的最大跌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的连续下跌,已使全球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损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市值超过4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以上。国际市场上每天的流动资金达2万亿美元,其中98%是四处投机的游资。

  5.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期。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年初的49.9美元/桶一举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价格一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油价连创新高,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下滑、通胀率上升,53个发展中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一些国家甚至发生社会动乱。

  6.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从经济增长潜力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基本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对于稳定市场物价起到较好的作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7.国内通胀压力显现。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改前几年平稳运行格局,呈持续攀升之势。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在4月10日之后,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8.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需求结构看,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

  以上特点分析表明,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期,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更具挑战性。横向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当属最好,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纵向看,低成本、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经济结构调整已是大趋势。

  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增长在经历2-3年的“滞胀”期后将重回上升通道。就当前而言,虽然石油价格在迅速攀高后又大幅回落,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未能得到根本消除。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从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私人消费领域,同时各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增长仍是一个继续放缓的过程。但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有望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阶段,初步判断2010以后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逐年回升。

  判断之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继续蔓延或继续加深。近来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由于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很可能使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新的阶段,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次贷危机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并可能自下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

  判断之三:居高不下的油价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催化剂”。2008年首日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如果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从短期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油价飙升难以控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美国经济有望于2009-2010年复苏,一旦经济复苏,美元便会止跌回升,油价也因此得以回落。油价上涨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油价上涨而改变,在许多国家,高油价甚至引发各行业的罢工和民众示威活动。

  判断之四:由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呈上升趋势。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持续下滑,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6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为9.24%,2007年为5.5%,2008年WTO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4.5%,将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风险四伏的情况下,多哈谈判失败使本已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雪上加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将继续就与贸易有关的汇率问题、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环保等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不排除这些手段过度使用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这势必进一步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2008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中国的,占83.3%。

  判断之五: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上升过快之势已现拐点,输入型通胀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加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已开始显效,供给保障程度较高,农产品尤其是2008年夏粮大丰收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等因素,总体判断,国内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全年物价总水平得到控制并不断收敛是完全可能的。在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调控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格局不会改变,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格局,即出口减速、消费持平、投资略降,总的增速略低去年,保持在10%左右。

  判断之六:人民币加速升值下的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新困境。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加速,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业难以为继。据了解,纺织服装业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汇兑损失难以控制,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合同期较长的订单。除人民币升值外,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防治污染成本加大,加上出口退税、土地等政策调整因素,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适应高成本期带来的调整压力难以抗拒。

  (三)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分析。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型经济大省,2007年外贸依存度达到104.6%。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产生一定影响。

  1.经济增速减缓。“十一五”以来,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江苏的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在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定的大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回落。

  2.外贸出口受阻。我省是外贸出口大省,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市场需求疲软,2007年5月起,江苏对美出口明显放缓,单月增幅从年初的51.9%降到年底的1.8%。2008年第一季度,美、日对江苏进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近乎为零。2008年上半年,我省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3.信贷难度增大。“十一五”以来,为落实“两防”任务,央行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之快、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目前已达17.5%。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省投资增长有所放缓,截至2008年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比“十五”下降5.4个百分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消费增长滞后。近年来,虽然居民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消费率却一路下滑,2007年降至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水平,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较低的居民消费率仍将拖累经济增长。

  5.企业利润下降。在国内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省比例偏重的工业结构受到较大制约,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幅同比也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为7132家,亏损面为1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电子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2.5亿元,增长56.5%。

  6.收入分配降低。江苏出口型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受国外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全省新增2160家纺织出口企业,但同时也有1066家纺织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停止出口。企业生存艰难,职工收入下降。“十一五”以来,全省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呈逐年走低,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对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江苏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消费预期,将带来制约影响。

  四、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纵观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在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适时做一些政策上的微调,“一保一控”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定“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下滑风险共生并存、各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外因素相互传导和影响增强等新情况、新矛盾,但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不足以扭转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大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当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把保经济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保持经济快速有效增长,才能最有效地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出口增长回落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保”与“一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力争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千方百计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在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目前国家在调增信贷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微调”的有利时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投放,重点加大对出口带动型、技术密集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生存困境,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为“十一五”中后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者是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和激活消费,有效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二)全面提升“四沿”产业带的整体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

  1.沿海经济带,走港口建设与临海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沿海地区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要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研究和规划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服务中西部的总体要求,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内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地和我省新的经济增长带。突出连云港的龙头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海新城和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黄海大港,全面增强区域经济联动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

  2.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今后一个时期,沪宁沿线要以提升经济功能、提高产出效率、打造国际级总部企业为基本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优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先进制造基地,不断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沿江基础产业带,走先进制造与现代物流相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后一个时期,沿江地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和市场为主体的沿江物流业,加快生产服务与产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钢铁、石化产业布局,走提升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走资源加工与生产制造并重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资源加工基地。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全力承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和加工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非金属资源加工业,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产业优势,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注重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接纳南北产业转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

  在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有效途径,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抢占现代产业发展先机。以扩大总量、改善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服务外包国际化、旅游产业品牌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形成15个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达到40%以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全省前100位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发展目标。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加快形成以科学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健全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业链延伸配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重点培育10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和100个自主创新型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作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把江苏建成人才高地、创新基础和创业福地。

  3.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重点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太湖水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示范、全社会节能减排系统等五大工程,切实完善监测、统计、责任、监督四个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大力提升外经贸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加快改变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是“十一五”后半期推进经济国际化再上新台阶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主要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知识、技术要素投入的转变,减轻出口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完善促进机制和鼓励引导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转变出口企业靠以廉取胜、靠中低端、低附加值产品打天下,靠拼消耗、拼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抢占国际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大幅提升出口利润空间,以更好地应对诸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2.加快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步伐。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尽快提升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总体水平。重点是生产服务业,主要是在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等方面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资。重点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3.加快形成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对美、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应密切关注其市场走势和技术、环保等新要求、新规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功能、规范贸易秩序等措施,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合作协议,重点开拓东盟、南亚和南美市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降低国际经济波动对江苏出口增长的影响。

  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十分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海外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支持企业在五个方面加快“走出去”:一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到境外投资建立一批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品牌知名、营销顺畅的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三是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及独资等形式利用境外资源,建立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四是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开拓国外资本市场,做强做大企业。五是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跨国公司、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国外智力资源。

  (五)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康建设成果。

  “十一五”中后期,要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使全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1.把富民作为发展的第一位任务和最过硬政绩。进一步解决好经济总量大而老百姓不够富的矛盾,尤其是要在大力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上狠下功夫。加快建立人民群众的收入正常稳定增长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坚持发挥政府引导和创业带动的双重效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岗位对接,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把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社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有利于我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十一五”中后期,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围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整合上的主导作用等展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2.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重点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由家族式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构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国内外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3.加快改革财税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分配政策,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基层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渠道不广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灵活、融资结构合理、业务运转高效、监督管理完善的省、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市场微观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坚强的金融保障。推进农村金融和信用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

  5.加快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上升为分配制度、公共政策和地方法规,逐步探索构建以社会发展评价、民生净福利指数、收入分配监测和就业失业预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综合评价体系,使民生问题得到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

  (七)全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江苏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江苏长远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新阶段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由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和城市化格局,由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框架的生态屏障,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得到切实保护。

  1.抓紧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加快推进省、市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2.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十一五”时期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起步时期,开好头、起好步意义特别重大。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定工作,力争在“十一五”中后期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架构。

  3.突出主体功能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沿海、沿东陇海和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划定范围,加快构建省域内“三大战略”格局,即“四沿”生产力布局战略格局、“两线三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基本农田”为保护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

  (八)实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推进江苏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科学评价考核,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苏发〔2008〕13号)为指导,制定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细则,明确指标内涵、计算方法、调查方法、计分方法等,形成操作实施的具体办法,发挥好评价考核体系“指挥棒”的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每年对全省各地科学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形成监测评价报告,适时发布评价结果,将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纳入到对各市的年度考核工作中。二是适时完善修订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不断增强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做好考核监督。由监察、审计等部门履行这项职责,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严肃考核纪律,强化考核责任,保证公平公正。

文件下载及其附件:苏政办发〔2008〕122号 .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新闻发布会
媒体解读
视频解读
相关政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