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
宿迁专场:从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第一名
时间:2018-11-13 11:16 来源:江苏省政府办公厅 字体:[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节目。

改革,是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是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改革,也是宿迁的金字招牌,更是这座苏北城市后发快进的发展基因!今天的网络发布,我们将走进宿迁,去探访率先包产到户的“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去领略创建总分第一名的“全国文明城市”。有请本场发布人——中共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张凌宇

张凌宇: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荣幸在“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宿迁专场,跟大家分享宿迁的改革故事。

宿迁,是一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她的文明,最早可追溯到5万年前的下草湾文化;8000年前的泗洪顺山集文化,将江苏文明史推前了1600多年。宿迁,人文荟萃,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盛赞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40年春风化雨,40年沧桑巨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宿迁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也正是“改革开放”的力量,让今天的宿迁,成长为一座水美之城、产业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展现着这片土地上从未有过的繁华与文明。下面,我们就跟随镜头,先了解一下“你所不知道”的宿迁!

【视频解说】宿迁,位于江苏北部,是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宿迁抢抓机遇、敢于创新,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全省前列:1996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4亿元。2002年,实现了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2013年,宿迁进入全国百强市。2015年,GDP突破两千亿。2017年,宿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610.94亿元,财政总收入439.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宿迁,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生态宿迁、水美之城。洪泽湖、骆马湖珠玉入怀,大运河、古黄河蜿蜒百里。宿迁境内拥有各类河流2045条,水域面积占比超过1/4。顺应绿色发展潮流,宿迁全面践行“两山”理论,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工作部署,一手抓生态建设保护,一手抓生态经济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近年来,宿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文旅、休闲、现代服务业等综合性项目,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倾力打造水美城市。

创业宿迁、产业之城。宿迁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是苏北地区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地级市,同时拥有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南北共建园区全部位列省同类园区考核前8位,电子商务、激光装备等8个先进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不仅培育了洋河股份、双星彩塑、秀强玻璃等一批本土上市企业集团,还集聚了可成科技、格力大松、恒力纺织、娃哈哈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食品饮料、机电装备、纺织服装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先后获批“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国家级食品产业园”“中国白酒之都”等荣誉称号。宿迁大力实施千亿级产业培育计划,设立总规模45亿元的产业基金,分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全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改革宿迁、活力之城。改革,已融入宿迁的城市血脉,精神贯穿于宿迁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让这座城市充满蓬勃朝气与青春活力。宿迁不仅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而且系统思考、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农业农村、社会治理、民生改善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改革,注重改革之间的统筹推进和有效关联。以“减权去利”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导向,明确提出“要把宿迁打造成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地区”改革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系列改革。“一证一号”等11项改革为全国率先,工业类产品生产许可等6项改革源于宿迁。“两资”去行政化改革得到中央领导肯定,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全国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文明宿迁、幸福之城。宿迁,这里有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区水脉相连、水体清澈、水城相融,城市绿地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这里有文明的人文环境。宿迁文化多元、社会文明。2017年,以年度测评全国第一、三年综合评分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宿迁文明20条”“礼让斑马线”等,日益成为宿迁文明符号。这里有优质的生活环境,苏州外国语学校、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南外仙林分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落户,万达、金鹰、苏宁等城市综合体商气足、人气旺。这里有诚信的创业环境,在全省率先实现部门信用信息全覆盖,信用指数始终位于全国前列。2018年,入选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这里有良好的治安环境,连续11年被表彰为省“平安市”,生活在宿迁,让你安心安定。

张凌宇:改革,是宿迁后发快进的法宝;创新,是宿迁跨越发展的关键。1996年建市以来,宿迁凭借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优选路径、致力发展,后发快进、拼搏赶超。

改革创新贯穿了宿迁发展的每一个阶段。40年前,1978年5月,《光明日报》头版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真理标准大讨论,催生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也是在这一年,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一场影响全国的“大包干”改革,正悄然发生。

【视频解说】地处苏皖交界西南岗地区的宿迁泗洪上塘镇垫湖村,是苏北发展“洼地”中的“洼地”。穷则思变,40年前的“包产到户”,这里迈出了江苏农村改革的第一步。40年间,垫湖村经历了土地流转从“分”到“合”,探索着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幅全面小康的光明图景,正在这座“改革之村”徐徐展开。

初夏的垫湖村,一片片田野里麦浪滚滚,一座座两层民居次第排开。年近80岁的老会计苏道永告诉记者,这个11.8平方公里、近4000人的全省“农村改革第一村”,已经跨着“三级跳”,迈入了全面小康。

【同期声】宿迁泗洪上塘镇垫湖村居民苏道永:1978年、1979年、1980年这几年,我们解决了吃饱的问题。现在更不用说了,大米都不吃了,要吃粗粮。我认为我现在标准是小康。

【同期声】江苏台记者罗聪懿:这里是垫湖村农民活动广场,在我身边伫立的这座“春到上塘”纪念馆,外观犹如一座乘风破浪的旗舰,它也喻示着40年前,垫湖村在全省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江苏农村改革的序幕。

【视频解说】率先包产到户,成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苏道永当年在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当会计,村庄长期靠“救济”过日子。1978年,又碰上连日干旱,“人无粮,牛无草,地无收”。他意识到一味吃公社“大锅饭”,到最后只能是没“饭”吃,只有包产到户,或许可以为这个赤贫的村庄带来一线生机。

【同期声】宿迁泗洪上塘镇垫湖村居民、时任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会计苏道永:我们当时带着生产队几个干部和群众代表,晚上,我们讨论如何把土地孬好搭配。当时是隐瞒的情况下,把土地先分给老百姓。这样干的。每人承包1.5亩,分别种植山芋、花生和玉米。收获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归自己。尽管当时被认为是破坏集体化道路,但结果证明,这一步走对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1979年,队里不仅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还向国家出售了1.1万公斤余粮,人均分配更是翻了一番。

【同期声】宿迁泗洪上塘镇垫湖村居民、时任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会计苏道永:当时省委书记讲:过去我以为是倒退,现在看起来,不是倒退,而是前进了一大步。号召徐淮盐地区都来看看,在江苏省全面推开。

【同期声】宿迁泗洪上塘镇垫湖村党委书记周磊:在这个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会把这种敢想、敢干、敢担当的“大包干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将垫湖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张凌宇:江苏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而宿迁改革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从80年代的“春到上塘”“耿车模式”,到90年代的“沂涛新歌”,宿迁大地的每一次重大改革,无不推动着这座城市发展,无不在全省、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东部地区6个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宿迁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改革实践也快人一步。那么,新时代的宿迁农村是一番什么模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几位村民的日常生活。

【同期声】村民到村卫生室量血压现场:今天量(血压)稍微高一点,平时饮食方面注点意,吃点清淡的。

【视频解说】今年66岁的郭成辉,刚搬到宿豫区新庄镇朱瓦村新型社区两个月,社区里配套的卫生室,让他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期声】宿豫区新庄镇朱瓦村村民郭成辉:到这个年龄段,最关心的就是身体问题。平常没有事,就过来量量血压,检查检查,环境都比原来好,心里比较舒畅。

【视频解说】朱瓦村新型社区里白墙青瓦、小桥流水,环境舒适优美。但对于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郭来说,下定决心搬过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同期声】宿豫区新庄镇朱瓦村村民郭成辉:由于年龄大,都恋土难移,舍不得老家,跟土地打一辈子交道。到这边看了以后,门口也有个菜园子,有停车位,环境比以前还要好,独家独院小别墅,也比较舒适。

【视频解说】得民心,才能聚民力。为了让更多像老郭这样的百姓能踏踏实实住进来,在推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作中,要备足软硬件设施。不仅高标准配套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基础设施,更围绕“生态、发展、富民”要求,深入推进“三园”建设,以高效农业为突破口,实现百姓生活在社区、就业在园区的愿望。

【同期声】宿豫区新庄镇朱瓦村会计徐秀丽:让老百姓在葡萄、黄桃、莲藕、还有草莓这几个高效农业基地里面就业,在家门口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我们村集体收入过百万,老百姓个人收入每年超2万。

张凌宇:农村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的改善,是宿迁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宿迁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一段时间,宿迁农民的居住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将会因此大大提升。

【视频解说】到2020年,宿迁将新增15.4万户左右农村居民实现住房条件改善,新建农民集中居住项目118个,改(扩)建集中居住项目97个,新增住房10万套左右。到2035年,全市基本形成1个中心城区、3个县城、18个重点镇、32个特色镇、N个新型农村社区、特色村庄的“1+3+50+N”空间格局,农民基本实现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张凌宇:不久前,江苏发布《2017年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宿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0.4%、全省最高。作为一座生态水美之城,宿迁当前秀美的自然风光、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支撑、拓展了空间,也成为宿迁最宝贵的资源、最独特的优势、最持久的生产力。

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随着宿迁经济领域系列改革的深入,宿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座“产业之城”也正在成长崛起。随着长电、格力、百威等一批高端项目引进,宿迁也在产业转型中加速发展。

【视频解说】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长电科技无论单体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是全国第一。经过40多年发展,长电科技已在全球建设7个生产基地、4个研发中心以及3个设计中心,成为世界第三大封测企业。而8年前,长电科技从无锡飞落宿迁。现在,平均每分钟就有15220支器件“诞生”在长电宿迁基地,今年已完成60亿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年销售将达10亿元。8年来,长电科技在宿投资超20亿元,亩均投资强度1190万元,是苏北地区亩均投资强度最高的电子类企业。

【同期声】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惠芬:我们在未来5到8年时间,将会投入超过120亿规模。宿迁在高质量发展,我们也愿意担当,把她做成一个集成电路封测高地。宿迁政府这种服务的理念、亲商的理念,让我们愿意继续在这里做。

张凌宇:“试点”“率先”“首例”,是宿迁这座改革活力之城的诸多“关键词”。宿迁扎实开展经济体制、社会事业、农业农村领域系列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宿迁始终把握机遇,担当作为,短短几年内,密集推出一系列“高含金量”原创性改革,尤其是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宿迁有哪些率先、领先之处?有请宿迁市编办主任程訚捷为我们做具体介绍。

【同期声】宿迁市编办主任程訚捷:今年5月,省审改办将宿迁确定为全省“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充分肯定宿迁市“不见面审批”改革成效。宿迁把“一张网、一组清单、一个代办服务中心、评审一体化、多证合一、‘五位一体’综合监管执法体系”的“六个一”工程,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核心事项推进。今年6月,宿迁市又出台《宿迁市“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致力实现“网上全办、马上就办、窗口代办”。现在,市本级1530项政务服务事项中,1527项可“不见面”办理,仅有不动产登记、契税征收和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审批等3项需“见面”办理,占比达超99%,位居全省前列。

张凌宇:改革的力量,推动着宿迁营商环境的优化,为宿迁建设一座产业之城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宿迁正瞄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动新型显示、增材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先导型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制高点和赶超爆发点。

当然,改革的力量,也在网络创业的大潮中彰显!2015年,全国首张个体网店数字营业执照在宿迁核发。2017年,宿迁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的地级市。在“互联网+”大潮下,2017年,宿迁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20亿元,增长37.8%。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又发生哪些精彩的电商故事?一起走进园区,了解一下。

【视频解说】爱鸭、京逸、义方等,众多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宿迁产品,因为宿迁馆而火遍全网、卖到全国!作为京东商城全国首个地方产品馆,宿迁馆上线运营3年来,已吸引175个宿迁本土企业入驻,上线5000多个单品。

【同期声】记者彭静: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务呼叫中心,汇聚了京东、当当、小米、途牛等10个电商客服中心的2万多名客服人员!在园区,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2人从事呼叫客服工作!

【视频解说】从呼叫客服,到电商运营,再到物流仓储,在短短3年时间里,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迅速集聚全国各类互联网项目400多家,三大基础产业已初具规模;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0强、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全国优秀物流园区,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也见证着宿迁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张凌宇:开发区,是工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在江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关心着宿迁!2006年12月,苏宿工业园区正式启动建设,在全省区域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下,苏宿工业园的建设,开创了南北共建、产业转移、对外开放的新模式。目前,宿迁与苏州、常州、张家港等苏南城市共建了6个工业园区,那么现在这些园区的发展如何?一起了解一下。

【同期声】宿迁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之刚:今年上半年,宿迁6个南北共建园区实现业务总收入676.17亿元,同比增长32.1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495.58亿元,同比增长17.44%;工业增加值137.15亿元,同比增长18.04%。在省苏北办对全省45个共建园区开展的2017年发展情况考评中,宿迁6个共建园区进入全省前8名。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

张凌宇:今年8月,运河宿迁港正式开港。9月,宿迁第一条高铁,徐宿淮盐铁路正式全线铺轨。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让宿迁人实现了“出海梦”“高铁梦”,也会进一步加快宿迁改革开放的步伐。

【同期声】宿迁市商务局局长朱长途: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宿迁的重中之重,是推进项目增速强发展。宿迁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创新招商体系,优化招商方式,加速产业集聚,增强产业集群带动力,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放在发展首位。今年,宿迁创新招商体系,建立由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六个区域专业招商局为主体、八个招商服务中心为保障的“1+6+8”招商机制。今年1-9月,宿迁新签约项目249个,协议投资额1044.1亿元;达到开工条件项目98个,协议投资374.8亿元。

张凌宇:依靠改革,宿迁闯新路、求突破、谋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和22年前建市之初相比,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9倍,财政总收入增长56.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6倍。在全国范围看,目前宿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97名,这也意味,江苏省13座城市都进入全国百强市,这也是江苏在全国的又一个率先。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文明宿迁,是一座幸福之城。2017年,宿迁以第一名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让591万宿迁人全城同庆。全国文明城市——宿迁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视频解说】“起航2015、奋战2016、冲刺2017”,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宿迁始终秉持“人民满意,人人参与”的理念,聚焦“医教水住行”等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让创文工作,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国计民生和提升市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手段。

从“公厕革命”到“开放机关庭院”,宿迁市委、市政府敢于动真碰硬,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难题:痛治马陵河,把臭水河变成了生态景观河。开展耿车等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一举解决了困扰群众20多年的污染问题。3年来,宿迁新建二类以上公厕578座,新(改)建港湾式公交站台420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12辆,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279个,投放公共自行车6350辆,新建、改造停车场24个、标准化菜场17个、特色餐饮街区6个。

张凌宇:文明涵养一座城。这几年,从订立“宿迁规矩”,到养成“宿迁习惯”,涵养“宿迁文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也是宿迁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那么,文明宿迁有什么“独门秘籍”呢?一起了解一下。

【同期声】宿迁市文明办副主任陈夫生,“出入电梯间先下后上”“不过分劝酒”“遛狗要牵绳,及时清理宠物粪便”等等,经过3年的宣传推行,《宿迁文明20条》已成为直抵民心的文明公约,逐渐固化为市民普遍遵循的“宿迁习惯”,成为了宿迁最闪亮的文明名片。比如礼让斑马线,现在宿迁公交、出租车礼让率近100%,私家车礼让率95%以上,让很多市民、游客感受深刻。今年6月4日,在《宿迁文明20条》发布3周年之际,《宿迁文明20条》2.0版正式发布。除继续倡导个体文明外,还新增了“亲朋聚会时不玩手机,不冷落他人”“车让人,人快走”等文明上网、文明出行这些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也包含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关爱他人等人际交往方面的传统美德,还倡导健康向上、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涵盖的内容由个体行为拓展到人际交往、由现实生活延伸到网络空间、由行为文明上升到精神追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具时代内涵。当前,宿迁虽然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但文明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站在新时代建设更高品质人民满意文明城市的高度,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应当说,文明建设,我们永远在路上。

张凌宇: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宿迁对自身改革开放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全力推动“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征、开放大突破”!

在宿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宿迁市委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扣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立足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三个第一”,以“项目增速强发展、创新增效强改革、绿色增值强生态、收入增长强民生、城市增能强内涵、文化增色强底蕴”的“六增六强”扎实举措,推动“强富美高”新宿迁建设。

改革是系统工程。几年来,宿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26次会议,出台改革方案、文件110余项,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试点总数达80多项。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上来,敢于担当,勇于克难,继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为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力,以优异成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写新时代辉煌的改革新篇章。

主持人:宿迁是一座充满活力、奋发进取的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也获得了一项项光彩夺目的荣誉。这些荣誉,是宿迁成长的年轮印记,更是宿迁奋进发展的历史见证。

各位网友,“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到今天就全部播出结束了。

本次活动历时4个月,共推出了19场全媒体网络系列发布,携手全省20多家厅局单位联袂登台,联动13位设区市发言人精彩开讲,生动呈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江苏答卷”。一张张照片带您穿越改革开放40年里的江苏,一幅幅画面描绘江苏大地奔腾澎湃的改革实践,一组组数据见证江苏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一个个蓝图展望江苏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画卷。

回首望,再出发,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定能谱写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建设好“强富美高”的新江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