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卢晓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农业部分别将2017年、2018年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 “农业品牌提升年”。全省各地突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产管并重、量质并举、以质塑牌,大力加强“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三牌同创”的氛围日渐浓厚,竞相发展的态势持续向好。一是农业品牌工作不断加强。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组织实施《江苏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试行)》,共发布品牌名单827个,一大批特色品牌省内有名、全国知名。省财政统筹相关资金,加大对农产品绿色生产、标准化市场、品牌农产品营销推介,以及“三品一标”农产品等支持力度。二是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射阳大米、高邮鸭蛋、南京盐水鸭等5个品牌入选“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洞庭山碧螺春荣获“中国优秀区域公用品牌”。盱眙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等入选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认定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目前全省已有7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三是基本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相互促进的品牌体系。2016年连云港市首推区域公用品牌“连天下”以来,目前我省已创建市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县级区域公用品牌20个以上,甚至也出现了“多彩竹镇”等镇域公用品牌,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67个,基本覆盖优质稻米、休闲农业、特种水产、经济林果、有机农业、畜禽养殖等产业。
针对您所提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贯彻实施“乡村振兴”和“品牌强农”战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规划指导。鼓励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统筹制定本地区农产品公用品牌培育发展规划,坚持扶强扶优,选择有一定资源优势、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区域公用品牌,先行统筹规划、先行实现突破。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管理,鼓励商标注册,统一包装设计,加大营销策划,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围绕优良食味稻米、特色蔬菜、应时果茶、苏系优质畜禽、大闸蟹、小龙虾等优势产业,引导市县重点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和区域公用品牌。二是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质量。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拓展产业链条前后延伸,涵盖育种、种养、加工、营销等环节,以优质、绿色、高效为主攻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检测体系建设,将规模企业纳入省级追溯平台,基本实现产品“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码上市”,提升品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强化区域公用品牌意识。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理论素养、增强业务水平,将品牌培育转化为自觉行动。加强品牌研究,探寻农业品牌培育新方式新模式新路径,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和品牌历史文化传承,立足“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形成整体形象创意,打造内涵丰富的区域公用品牌。四是加大区域公用品牌扶持力度。支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统筹协调能力,扎口管理农业品牌工作,探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相关政策。按照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要求,鼓励各地将农业牌建设作为重点扶持内容,在对市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支农项目中安排资金,重点用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发展。五是加大品牌营销推介力度。支持参加中国农交会、中国茶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做优做精江苏国际农业展览中心、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江苏馆等,积极推介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品牌农产品利用知名电商平台营销,引导更多当地农业主体入驻开设专卖店、旗舰店,营销品牌农产品。通过纸质媒介、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互动平台全方位宣传农业品牌,推动一批“信誉好、质量可靠、站得住、叫得响”的品牌脱颖而出。
感谢您对江苏农业品牌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