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以生态“高颜值”透视发展“高品质”
时间:2019-03-14 07:51 字体:[ ]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8年,江苏全省PM2.5浓度下降2%,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上升7.7个百分点、劣Ⅴ比例控制在1%,均优于国家约束性考核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推动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让江苏8000万人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绿色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盐城抢抓“一带一路”交汇点、江苏沿海开发、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机遇,更加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命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大公约数”,主动作为,促进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品质”同步,在破与立中实现稳中求进。

坚守生态理念 让绿色家底更丰厚

黄海之滨,蓝天白云,海岸森林,鹤翔蓝天,鹿逐大地。绿色“家底子”越厚实,越会有生态“高颜值”、发展“高品质”,越会有生态环境高质量。

江苏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两个在盐城境内;连续多年,盐城空气质量名列全省前列,成为一张响亮的生态名片;盐城划定7大类49个生态红线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23.5%,其中盐城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陆域有七大类34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全省陆域国家生态保护面积的16.24%;海域有四大类20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全省海域国家生态保护面积的51.38%,盐城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6348.28平方公里,全省面积最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盐城深入推进“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对“两绿”的坚守,彰显出盐城“把绿色作为贯穿城市发展的最鲜明底色”的生态定力。

“盐城黄海湿地是一块净土,保持着它的原真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说。“既能让鸟类自由生活,又有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可持续的沿海管理方案,盐城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城市榜样。”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首席政策官尼克拉·克罗克福德表示。

如此评价的背后,是盐城在多年实施沿海湿地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特别是近年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以来,又实施了越来越精细化的保护工程。

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秋冬的盐蒿草为无边的滩涂铺上红色植被,一望无际的芦苇丛成为迁徙水鸟的天堂。为防止保护区附近的风电场对回归的鸟儿造成干扰,相关区域全覆盖安装鸟类监测雷达,防止侵占鸟的飞行通道。丹顶鹤远在10公里外雷达就能测出,自动通知风电场关闭风机。

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内,除采取设置物理隔离栏、开挖物理隔离河道等保护措施外,视频监控24小时“站岗”,5架无人机海上“守护”,诸多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茫茫滩涂变成一级管控区。

建设南海公园、改扩建人民公园、提升改造东亭湖公园等6个综合公园,建设盐龙体育公园、水博园等9个专类公园……盐城聚焦“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的目标定位,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创建,2019年市区计划实施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六大类136项,新增绿地面积2000公顷以上,总投资5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1664公顷,完成投资约41亿元,让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以及走进这座城市的人都充满绿色憧憬。

打响治污攻坚战 让生态环境更美好

保卫碧水蓝天、守护绿地净土,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盐城以最坚决态度、最严格标准、最有力措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势推进“绿盾2018”专项行动,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以系统性思维探索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水环境治理直接关系到盐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群众生活品质提升。2018年,盐城市委、市政府对主要河道“河长”“断面长”“警长”三长并行的河湖管护责任机制进行优化调整,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和“总断面长”,市公安局长担任“总警长”,12位市领导、31位县领导担任34个省考以上断面的市县两级断面长,其中,9个国考断面县级断面长均由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通过河长、断面长巡河、治河、护河,高位推进、全力解决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各类突出问题。经过全力攻坚,2018年该断面水质达Ⅲ类水质目标,为全市断面达标攻坚工作提供了示范。2018年,全市重点考核断面水质有所改善,国省考断面年度首次消灭劣Ⅴ类。

针对秋冬季节不利天气条件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问题,超前谋划,夯实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实施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精准发力、靶向治理,重点采取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等措施,合力推进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市大气办抽调专人开展日常巡查,发现影响大气环境的问题第一时间交办、查处,突出问题通过市电视台公开曝光。

敢于执法,敢于亮剑,动真碰硬,毫不手软,宁做恶人,不做罪人。数据显示,2018年,盐城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50件,处罚金额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6%、111.08%,其中运用新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448起(按日计罚3件,查封扣押280件,限产停产110件,行政拘留28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27件),查处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解决生态环保难题,创新必不可少。盐城着力创新执法监管机制,研究建立打击环境违法的长效管理机制。2018年10月,盐城在全省首家挂牌成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联络室”,印发出台《关于建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等“1+x”系列文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推动案件联动办理、联合执法,努力构建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公安、生态环境四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协调配合、高效联动的环境执法司法联动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司法联动联络室全部挂牌成立。

铁腕治污,“263”专项行动“掷地有声”。盐城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强化源头治理和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化工整治、减煤降耗、大气质量提升、水环境整治、土壤环境安全、黑臭水体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治理、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区管护等挂牌督办“十大项目”。随着突出问题的整改,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一批长期想办的突出生态“短板”得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普遍提高。

上述这些有力的举措,最终带来的是盐城好空气,好环境。绿色发展、绿色跨越,站在新起点上,生态大市盐城如今正大手笔勾画未来的生态图景。

有力精准服务 让环境监管更温暖

盐城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添绿、调绿、变绿”,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2018年以来,盐城市推行集约集聚发展,鼓励绿色生态发展,支持智能高端发展,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打造绿色发展引领区,一抹抹亮丽绿色正装点出一幅幅生态画卷,描绘家园、产业与发展的生态梦想,建立起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奔跑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盐城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真抓实干:畅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不见面事项比例达100%;搭建环评中介超市,规范中介服务行为;赴园区“面对面”帮扶企业,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建立“企业环保接待日”制度,真心实意解难帮困;提升园区危废处置能力,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其中建立环评中介服务网络超市的做法被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列为“2018年环保改革创新工作”在全省推广。

位于盐城高新区的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最具规模的宠物用品企业之一,由于排污设施严重不达标,收到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停产罚单。为帮助企业减少损失、尽快复产,停产第二天,盐都区生态环境局就派专人进驻公司,“一对一”开展技改服务。得知新购治污设施要花400多万元,当地主动为企业申请了40多万元的污染防治补助资金。

“政府确确实实、实实在在地在支持我们,也在帮助我们,而且,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给我们协调。”中恒宠物总经理唐国文说到此处,激动万分。

企业关停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引导和指导企业,来加大对企业的服务,把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整改到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江苏剑桥涂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林介绍,通过环保设备的提升,至少为企业增加了30%左右的销售额度。通过对环保政策的消化,包括产业链的提升,让企业获益良多。在完成污染治理复产后,盐都区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帮忙对接相关科研院所,还解决了企业废气废水治理难题。

为推进化工园区环境整治,盐城市生态环境局专门成立了化工园区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驻点服务,指导园区和企业“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开展整治工作,问题排查阶段聘请省环科院等15个技术团队近200多人参与排查整治,方案制定阶段组织专家团队对园区及152家企业的整治方案进行审查把关。目前,园区和企业方案审查工作已全部结束,进入集中攻坚阶段,痛定思痛,铁腕整治,力促企业关停并转,倒逼产业提档升级。

在盐城市,一批企业正加快转型,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一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全力做好企业复产的指导服务和跟踪检查,对整治无望的,坚决列入关停名录,推动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创优创新服务机制,加大对上协调力度,全力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盐城。

生态环境高质量,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新发展理念。转型跨越的绿色发展蓝图继续描绘,盐城将始终昂扬奋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盐城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