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扶残助残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时间:2019-05-27 14:09 来源:淮安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

近年来,淮安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的群众工作路线,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主线,按照“基础更坚实,服务更精准,民生更殷实”的基本思路,围绕残疾人脱贫、就业、教育、康复、维权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开拓创新,各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残疾人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精准扶贫,打好“组合拳”。该市每年向2.95万名低保外重度残疾人按低保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向2.71万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连续三年提高补贴标准,两项补贴年投入资金2.5亿元;将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政策性保障兜底;在全省率先为残疾人购买商业保险,每年为7万多名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险;提高残疾学生教育补贴标准,补贴对象扩大到生活困难残疾人家庭就学子女,发放情况录入“阳光扶贫”工作系统。据统计,该市“十三五”初期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35759人,目前,通过精准施策,26442人已脱贫。

二是就业服务,实现授人以渔。该市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就业促发展、以创业就业促增收,引领残疾人走上小康路。打造“3+X”就业服务新模式,即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自主创业三个主渠道,加政策支撑、资金扶持等X项配套措施,出台《淮安市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将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定期向社会公示。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安排有就业意愿但不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残疾人从事简单劳动,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梦想。2019年,该市将投入3300多万元,新建10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其中与淮阴区、涟水县合作新建大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基地2个,各县区分别新建基地1个。实施“残疾人之家”提质增效工程,优化“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落实更多符合残疾人身心特点且市场附加值高的劳动项目,完善“残疾人之家”服务网络。通过辅助性就业基地和“残疾人之家”,预计今年年底可新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1000人,月收入可增加1000元以上。

三是康复服务,点亮希望之光。该市加强康复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机构,实现康复机构县区全覆盖。加强对定点康复机构的日常管理和认定工作,全市共有一级以上资质各类康复机构34个。开展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脑瘫)、孤独症和辅助器具等六类康复项目,残疾人康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形成了市妇幼保健院脑瘫康复、清江浦区“与光同行”孤独症康复、市博爱康复中心聋儿康复为代表的康复品牌。市博爱康复中心开创“康教一体”模式,使听障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就读比率从以前的58%提升至如今的近100%。清江浦区与光同行康复中心开展孤独症融合教育成效显著,有4名患儿康复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加大康复经费投入,在原有9个月康复救助经费的基础上,为0-14岁残疾儿童追加2个月康复经费,保证残疾儿童康复效果。

四是文体活动,演绎别样精彩。近年来,该市不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社区普遍建立符合残疾人需求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各类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公共图书馆普遍建立专供盲人阅读的阅览室。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进校园“四进”活动,每年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关爱计划”800户。以全国助残日等节点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残疾人文化周常态化开展。残疾人竞技体育不断进步,2017年成功举办淮安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2018年5月全国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上,该市选手包揽江苏获得的全部3枚金牌;2018年8月参加江苏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该市代表团夺得40枚金牌、26枚银牌、15枚铜牌,创历史最好成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