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陈发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委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培育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是推进产业提档升级的新载体,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新节点,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抓手。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工作,省政府印发《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苏政发〔2016〕17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江苏特色小镇是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高端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非镇非区”创新创业平台,主要聚焦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意创业、健康养老、现代农业、历史经典等特色优势产业,力争通过3-5年努力,分批培育创建10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苏发〔2017〕13号),重点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三个主题词,“特色”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体现的是竞争力;“田园”即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呈现的是意境;“乡村”即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凸显的是可持续。到2022年,培育500个左右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力争全省建成一大批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
截至目前,全省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两批56个,其中以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有淮安盱眙龙虾小镇和南通吕四仙渔小镇。特色小镇的评选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搞区域平衡、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精挑细选出各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主导特色产业,力争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有影响力的细分行业冠军,同时每个细分产业原则上只培育创建一个特色小镇。二是立足强化功能叠加、突出项目推动、集聚高端要素、创新运营机制标准,确保特色小镇能落地、有形象、可示范,努力构建小镇大产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全省公布三批136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试点乡村的评选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具有较好的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具备一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和特色文化资源,村两委班子有号召力和战斗力,村民普遍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同时兼顾区域分布、地形地貌特点以及乡村类型的多样性,还特别向省定经济薄弱村倾斜。
您提出的建议符合省情实际,对我省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很好的借鉴和启迪,尤其是所提出的现状及面临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会重点关注。
一是关于对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进行理性化认识和规划。在特色小镇创建之初,省政府《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五个防止”的总要求,即坚持创新导向,高标准培育特色小镇,防止“新瓶装旧酒”,不搞“运动式”部署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特色小镇,彰显小镇独特魅力,防止“千镇一面”;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规划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小镇,防止搞“形象工程”;坚持市场主导,多元化构建小镇建设主体,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坚持节约用地,集约化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防止借机“圈地造城”和“房地产化”。根据这一总要求,引导特色小镇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专业规划机构,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要求,因地制宜编制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等规划,找准比较优势,明确发展路径,并将规划内容作为小镇创建目标和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其中以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在规划中必须注重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特色田园乡村围绕“科学规划设计、培育发展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彰显文化特色、改善公共服务、增强乡村活力”六大重点任务,在思路上更加注重探索多类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在内涵上更加强调特色田园乡村塑造的内容综合,在传承上更加注重乡土文化和民居本土性特色的挖掘和当代塑造,重视乡贤文化挖掘、发挥乡村工匠的作用,在空间上更加重视“村庄美”和设计品质,在发展上更加重视“产业特”和农业转型升级,在机制上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力量的整合。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设计团队,均来自国内一流的甲级单位,是历史上高水平规划设计师聚焦江苏乡村最集中的一次。
二是关于分区、分类、分阶段精心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项目和地区进行重点培育。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均遵循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和数量限制的原则,各地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锁定一个最有优势、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优胜劣汰、验收命名”的原则,分批创建特色小镇,分别于2017年5月和2018年7月公布了两批共56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根据地理位置将特色小镇分为城郊镇、园中镇和镇中镇三种类型,分别定位小镇功能;根据产业发展程度进行三个阶段的提升: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度,提升小镇在细分产业内的集聚度和影响力;加快提档升级转型,提升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层次;探索生产端各种资源要素的共享,实现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公布三批共136个试点村庄,首批试点村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大部分村庄建设成效显著,第二批试点村庄项目已进入深入实施阶段,第三批试点村庄已于今年3月完成工作方案、规划设计方案和实施项目清单省级备案,陆续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深挖远郊健康养老和文创旅游潜力。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化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考核激励,积极指导小镇和试点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具体体现形式,指导各小镇和试点村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流转服务,推动农村改革创新走在全省前列。着力强化主体培育,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小镇和试点村发展活力。充分考虑小镇和试点村建设与当地农民的融合,通过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创新农民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当地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让其在建设中分享收益、谋取福祉。特色小镇的建设强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发掘特色优势,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目前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的南京苏豪汤山康养小镇、南京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就是位于大城市郊区、在健康养老服务和文创旅游等题材上深挖发展潜力的特色小镇。
今后,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江苏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