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段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工业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大力提升机器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完善工业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省工信厅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了《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组织实施质量攻关和高端装备研制赶超项目,提升工业机器人产业整机及核心部件的创新能力,在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资金中专门支持工业机器人应用。省人社厅制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建立面向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网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培育发展一批提供工业机器人、通用机械设备租赁服务的融资租赁公司,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江苏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全省初步形成了机器人关键部件、本体集成制造和应用、专业化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机器人专用伺服系统、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关键部件已初步实现自主生产。
针对您提到的加快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智能制造共享创新中心,组织金融行业资源、开展融资租赁服务,加快高技能技术工人培养,加大SaaS化软件产品政策支持等建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引导,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培养技能人才,形成各环节、各方面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协同发展效应。
(一)健全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产需对接、重点突破”为原则,培育建设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载体。支持机器人评价标准的研究和验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培育建立一批机器人检验与认证机构,推动建立机器人第三方评价和认证体系,开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检测与认证工作。
(二)加快发展融资租赁。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企业的精准助推作用,搭建融资租赁与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对接平台,大力推广以租代购、分期偿还等方式,完善工业机器人产品租赁市场化定价机制,积极引导全省融资租赁企业更好地服务工业机器人企业。
(三)加强资金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推广应用、产业基地、数字化车间和协同工作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共同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机器人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进行海内外并购。鼓励和支持工业机器人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机器人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金融资本、风险投资投向工业机器人产业。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各类人才计划,加快引进符合机器人产业导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吸纳海内外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依托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中高端人才培养,提升企业人才队伍层次。鼓励和支持企业、院校和行业中介组织共同开展专业化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高技能人才。加强大专院校机器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大机器人职业培训教育力度,加快培养机器人行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研发、管理、操作、维修等各类人才。
(五)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机器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服务机构等行业组织的作用,构建机器人产业服务平台,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展览交易、人才培训、交流合作等综合服务。落实国家工业机器人产业规范条件,促进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机器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建立机器人行业统计制度,探索建立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