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12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09-02 17:03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解子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要求发展江苏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促进江苏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悦达新能源商用车备案问题

2018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签发第22号令《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规定》提高了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含现有汽车企业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建设纯电动汽车生产能力)的准入条件。明确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所在省份,应符合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而我省2016年和2017年乘用车和商用车产能利用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目前我省不满足审批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投资项目的条件。下一步,我委将研究优化全省汽车产业布局、提高汽车产能利用率的政策意见,为优势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支持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省内有整车生产资质企业,生产江苏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

二、关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关部署,着力在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创新水平提升。

1、强化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部署。面向新能源汽车纯电化及智能化领域,重点围绕整车轻量化技术、高比能动力电池、高性能电机电控、辅助驾驶、车联网等技术方向,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产业创新布局,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十三五”以来,共组织实施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21项,安排省拨经费3.46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5.5亿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技术进展,为我省未来发展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技术储备和支撑。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开发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比容量超过160Wh/Kg,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南京越博动力研发的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总成突破了高效驱动、轻量化、智能控制、高压集成控制等核心技术难题,提升了我省新能源汽车电控领域的行业竞争力。

2、加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打造创新研发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立足盐城的产业集聚优势,支持悦达集团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聚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轻量化技术等方向,开展产业技术应用研究和集成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包含研究、试验、检测认证等多功能的面向全球、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技术集成平台。通过联合共建形式,积极引进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在江苏落户,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智力和人才支撑。目前,全省共建有省新能源汽车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以上创新载体55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在动力电池领域,推动张家港国泰华荣等骨干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了先进锂电材料、动力电池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整合全省创新资源,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形成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合力,为集成打造江苏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奠定了较好合作基础。

3、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布局,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优势及产业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和关联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加快推进产业技术、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集聚,促进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聚发展。目前,全省巳建有“江苏省盐城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等新能源汽车省级科技产业园7家,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7家,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其中,盐城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以国家火炬计划盐城汽车零部件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目前已吸纳东风悦达起亚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东南大学盐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奥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机构进驻该园区,成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4、加强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健全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形成由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型企业集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超500家,并在整车、电机、电控、电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涌现出了悦达集团、苏州金龙、南京越博、苏州绿控传动、星恒能源、国泰华荣、银河锂业等一批骨干企业。悦达集团先后推出华骐等多款新能源车型,覆盖了纯电、插混、燃料电池等多个产品类别,成为业内知名的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苏州星恒能源的锰酸锂动力电池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南京越博、苏州绿控传动分别在商用车纯电动动力总成和混合动力等领域销量全国领先。布局建设了盐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科技企业孵化器、清华汽车创业谷等8家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全省备案入库的相关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100佘家,增强了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后劲。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对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引导研究院深化与业内知名企业、高校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整合集聚国内外高层次创新资源,不断提升研究院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待条件成熟后,积极支持研究院申报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在盐城落地。

2、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集成各类科技计划开展针对性的研发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力争在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形成我省的产业和技术优势,提升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以贯彻落实“科技改革30条”政策为重要抓手,加快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车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量质并举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

2013年以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部署,先后从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通过落实《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搭建展会平台、组织新能源汽车名城接力赛等方式,扩大了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3.2万辆,折合标准车52.5万辆,建设充电桩6.6万个,均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将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强化监督执行约束,重点发挥好财政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切实支持重点企业创新发展,优化车型结构,实现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协同并进。

1、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动老旧燃油公交车替换新能源汽车,构建绿色公交出行体系。提高出租车电动化比例,鼓励推动燃油出租车提前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加大邮政、电商快递、商超配送、城市冷链物流等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力度。

2、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电网公司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做好相关电力基础网络改造和建设。结合城市公共用地相关功能,推动复合利用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公共快充站。在物流集散地推动建设一批集中式大功率直流充换电设施。

3、鼓励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全省公共领域充电设施监测平台,加强对充换电设施实时监测,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提高充电效率。推动实现充电设施智能互联互通,提高充电服务的用户体验。支持以融资租赁方式推广应用电动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环卫车、充电设备等,实现公共服务领域车辆电动化,有效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四、关于成立汽车产业专项基金方面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一直是我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省财政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产业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14年起,省财政设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对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设施建设按一定标准给予补贴。2014-2018年累计安排省级补助资金近50亿元,对我省推广应用的7.5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资金补贴。为优化简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申领流程,提高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精准性,自2017年起,省财政将补贴标准制定、车辆审核、资金分配和管理等事权下放至设区市,落实推广城市的主体责任,省级补助资金通过当年预拨和下一年度清算的方式下达。

2、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是2018年安排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20.9亿元,采用普惠制和竞争性支持等方式,支持我省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绿色发展等项目,其中,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升级、高端装备研制赶超等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二是2018年安排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亿元,紧紧围绕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省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重点支持我省42个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核心技术研发、重大载体建设和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项目。

3、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创新。对于产业内不同体量、研发投入、研发水平的企业,我省科技专项资金分别通过竞争性和普惠性专项予以支持。一是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竞争性科技专项资金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高技术前瞻方向,鼓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申报科技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二是2019年省财政安排5亿元用于支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包括与企业共同创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支持其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和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攻关。

4、积极发挥省政府投资基金的市场化引领作用。2015年以来,省政府投资基金坚持创新引领,引导设立的40支总规模437亿元的产业直投基金投资领域重点覆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知识产权等领域,已投资项目119个、金额78.5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84.9亿元,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投资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长型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支持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支持研发和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省财政从1997年起设立“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项资金、2007年起设立省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相应的资助,支持我省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企业单位培养和引进技术和研发型人才。

近年来省财政在研发创新、转型升级、推广应用等方面对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均已给予重点支持,专门设立汽车产业专项基金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专项基金不符合省委省政府优化整合专项资金的要求。下一步,省财政将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精神,继续重点支持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促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水平持续提升。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19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