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嵌入 > 微门户客户端数据栏目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七:70年风雨历程 “三农”发展铸辉煌
发布日期:2019-09-05 16:48 来源:省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三农”改革和发展历经了曲折和振兴,并最终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江苏农村全面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开展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率先发展乡镇企业,较早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强化以工补农,财政支农惠农,并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使我省全面实现了农产品供给、农民生活、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历史性跨越,形成了城乡统筹、工农协调、农村一二三业融合发展的鲜明特色。

一、江苏“三农”70年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江苏“三农”发展大体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线,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大阶段,在各阶段中“三农”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振奋也有艰辛,既有高速发展也有曲折徘徊,但总体发展趋势向好,成绩斐然。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7年)

这一阶段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经济建设的经验,很多工作都自行摸索实施,遇到许多困难、挫折,也犯了不少错误。同样,我省“三农”发展也遭受许多干扰,政策限制较多,发展道路曲折,增长较为缓慢,经济结构以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经济的起伏变化,经历了“两起两落”的四个时期。

1、恢复发展时期(1949年-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初期的三年经济恢复中,党和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人民抗灾救灾、恢复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生活、巩固人民新政权上。从1950年2月到1951年底,对新解放区进行全面土地改革,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

2、困难挫折时期(1958年-1962年)

1958年“大跃进”开始,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无偿归集体所有,计划、生产、劳动、核算、分配等都由公社高度集中统一,取消家庭副业和农村集贸市场。由于盲目追求高速度、高产量,贪大求全,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挤兑农业,农业生产受到重大挫折。

3、三年调整时期(1963年-1965年)

从1963年开始,国家对人民公社着手进行调整,实行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健全了生产队的责任制,对农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农民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4、“文革”时期(1966年-1977年)

“文革”十年使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经济发展总体较为缓慢,对“三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976年10月,拨乱反正,粉碎了“四人帮”,省委、省政府重申和落实了有关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社队企业,强化农业生产的指挥体系,农村经济建设重新出现了转机。

(二)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1978年-2018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迅速推向全国。改革开放40年,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等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成就了“三农”发展的辉煌成绩。改革开放后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1978-1984年)

江苏农村改革全面启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展的主要经历和特点是:

(1)联产承包全面推行,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上半年江苏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同时大幅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79年至1984年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了45.6%,其中粮价提高了56.6%。农村经营体制等重大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2)乡镇企业逐步兴起,非农产值首超农业。江苏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1956年无锡东亭镇创办第一个社队企业,1970年初无锡农民首次提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和“以副养农、以工补农”,乡镇企业从此起步。1980年江苏成为全国社队工业产值第一个超百亿元省份。这期间,江苏涌现出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及苏北地区的 “耿车模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2、农村经济全面调整提高时期(1985-1997年)

江苏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提高时期,主要经历和特点是:

(1)实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业生产逐步迈向市场化。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1号文件,制定了十项经济政策,重点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粮食、棉花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双轨制,水产品、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农民开始进入流通领域。1993年江苏油料定购任务全部取消,苏南5市和南通市取消夏粮定购任务,放开价格。1994年全省全面开放粮油价格和经营,普遍推行购销合同制。1995年,确立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新体制,明确定购任务,并实行粮食收购价外补贴政策。流通体制改革,有力地推进了农村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发展。

(2)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多种经营迅猛发展。针对1984年后农业生产波动徘徊的局面,江苏坚持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综合经营方向转变。

(3)乡镇企业发展出现新高潮,农村非农劳动力规模日益扩大。1984年3月,中央下发文件高度肯定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江苏创造性地把农业联产承包的经验带进乡镇企业,累积多年的能量迅猛释放,出现了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高潮。1984年到1992年8年间,江苏乡镇企业产值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4.5%。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江苏紧紧抓住深圳和浦东开发开放重大机遇,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进行外向开拓,同时开始普遍推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乡镇企业整体素质跨上重要台阶。

3、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时期(1998-2007年)

江苏走“三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带“三农”道路,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

(1)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江苏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1年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开,农民负担逐年减轻。2001年全省农民负担人均91.1元,比税改前下降47.6%。2002年和2003年逐年降低“两工”和以资代劳费,取消农业特产税,农民负担人均只有83元。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国早一年免征农业税,当年免除农业税超32亿元。同时,我省还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从2004年开始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同年还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

(2)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农村“三大合作”逐步兴起。1998年开始,江苏改革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发展。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提升高效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和农业资源开发力度,夯实高效农业发展基础,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全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3)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开启。1997年江苏开始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2000年开始先后对10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重点镇和中心镇,现代城镇网络体系逐步形成。2003年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至2007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3.2%。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经过10年的改革、调整、巩固和提高,江苏农村经济再次出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江苏出现了华夏第一县——无锡县、“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和“江阴板块”等享誉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品牌。2000至2006年,国家统计局开展县域经济百强县测评,江苏由14个发展到17个。2006年江苏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的县达到7个。

4、农村经济发展再现新突破时期(2008-2018年)

深化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再次新突破时期,主要经历和特点是:

(1)财政支农显著增加,惠农强农力度加大。2008年以来,江苏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支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抓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按照“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的总体要求,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推动形成多元化支农投入机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增幅明显加快。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提质增效明显。2008年以来,江苏坚持以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风险防控,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快速增长,绿色优质农产品持续健康发展,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3)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生产能力提高。2008年以来,我省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引导,加快推进土地集中型和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方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8年,我省在国内率先建立农村土地规模流转补贴制度,年底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28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2.2%。2013年江苏提出100-300亩的适度规模“江苏标准”。农业规模经营再次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发展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支持发展家庭农场。2008年以来,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农业平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全省先后4批认定112个省级现代农(渔)业产业园区,实现农业县(市、区)全覆盖。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省委连续三年在1号文件对发展家庭农场作出部署,通过设立省级家庭农场扶持专项资金、分级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引导农村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等政策举措,推动家庭农场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认定家庭农场4.89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06个。

(5)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打造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我省围绕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和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两个导向”,以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服务云为平台,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以来,全省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47个,农业行业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3项、省科学技术奖143项、农业部科技奖励106项。

(6)积极发展开放型农业,农业走出国门加快推进。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开放型农业发展的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拓展海外市场,扩大江苏农产品知名度。特别是“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实施,给江苏开放型农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农业走出国门加快推进,全省开放型农业健康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再创新高。2018年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96.5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9.5%,再创历史新高。

(7)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一是培育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示范引领,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二是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方式。依托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三是扩大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依托农业统一服务以及农业服务业专业化,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由单一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转变,提高农业附加值。四是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规范、创新、提质”为发展导向,着力推动农民合作社提升运行质量,实现转型发展,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引导和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8)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08年以来,我省农村电子商务逐步兴起。特别近几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工作推进,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我省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发展,农村电商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功打造了一批像睢宁县“沙集模式”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典型。

二、江苏70年“三农”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极大丰富历史性突破

农林牧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192.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比1949年增长317.4倍,年均增长8.7%,可比增长4.8%。197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不足70亿,2002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8年突破2000亿元,2011年突破3000亿元,2015年突破4000亿,4个关口突破分别用时24年、6年、3年和4年。2018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29亿元,比1978年增长63.5倍,年均增长11%,可比增长5.2%。

图1  江苏7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变化情况

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70年来江苏粮食生产先后跨越1000万吨、1500万吨、2000万吨、2500万吨、3000万吨、3500万吨六个台阶,特别是2003年以后,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保持12年增产,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粮食总量充分供给。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660.3 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2.3%,人均占有粮食455公斤,比1949年增长1.1倍。人们在吃饱的同时逐步实现向吃好、更营养方面转变。蔬菜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提高,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2018年,全省蔬菜面积达到1425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14.6倍,蔬菜产量达到5540.5万吨,比2001年增长57.9%,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700公斤;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肉蛋奶供应丰富。2018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28.5万吨,比1985年增长1.1倍;禽蛋产量180.6万吨,比1983年增长4.6倍,牛奶产量59.9万吨,比1978年增长29.3倍。2018年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1公斤、22公斤和6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渔业产量持续稳步增长。2018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已达到649千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94.8万吨,居全国前列,比1949年增长74倍。全省人均占有水产品产量62公斤,比1949年增长42.2倍。

图2  江苏70年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

图3  江苏70年肉类产量变化情况

图4  江苏70年禽蛋总产量变化情况

图5  江苏70年奶类产量变化情况

图6  江苏70年水产品产量变化情况

(二)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现生活由贫困到温饱再小康的跨越,并逐步向富裕方向迈进。2018年江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5元,比1954年增长235.8倍,年均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54年92.8元增长到2018年的16567元,年均增加257元。2018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6.2%,比1954年下降45.2个百分点,全省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居民进入了富裕阶段。农民家庭耐用品从无到有再到较为充裕。2018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3.3辆、摩托车27.2辆、洗衣机96.9台、电冰箱(柜)110.4台、热水器95.7台、微波炉  62.5台、移动电话244.3部,彩色电视机149.9台、空调142.8台、电脑34.5台。农村住房条件也今非昔比,土墙草房早已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栋栋宽敞、舒适、美观的楼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6.4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4.8倍,其中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例达到99.6%。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16年末全省有93%的农户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87%的农户炊事使用燃气, 58.4%的农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90.6%的农户使用有线电视,46.7%的农户使用过互联网购物。

 

图7  江苏7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

图8  江苏7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变化情况

(三)农村就业结构不断向好,实现从单一务农向多渠道转移就业的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前的30年,江苏的乡村社会结构是一个高度刚性且具有很大同质性的封闭型结构。改革开放的40年是全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时期。多年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把劳务输出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作更为突出的位置,将增加农村劳务输出作为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来抓。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江苏实施500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和百万农民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到2018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1953.4万人,转移率达75.3%,全省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比例超过50%。农村劳动力大面积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就业结构从单一务农向多渠道就业转变。2018年全省乡村实有从业人员2583.3万人,一、二、三产从业人员比重为27.4:47.6:25.0,就业结构进一步趋向非农化,非农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2.6%。在全省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产的劳动力比重由1952年的97.9%下降到2018年的27.4%。

图9  江苏70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情况

(四)科技兴农突显成效,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变

70年来,江苏立足人多地少的省情实际,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农业的路子。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2017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加大农业资源开发和土地整理力度,2016年全省高标准农业田比重达到56.4%,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灰到85.4%,2018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4179.8千公顷,比1949年增长1.3倍,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比重由1949年的33%,提高到2018年的92%,2018年底,全省旱涝保收田面积已达3832千公顷,占耕地面积84%,列全国前列;加大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和购置补贴的力度,农业机械的质量、数量和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实施范围和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种植业、养殖业的农业机械化运用程度明显提升,其中粮食中的小麦、水稻等主要品种的从种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入仓基本实现机械化,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较高阶段。2018年末,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042.3万千瓦,较1949年增长1130倍,年均增长10.7%。平均每百亩耕地73.2千瓦,较1949年,增长1358倍,年均增长11%。机耕、机播、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机收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分别达到82.4%、60.9%、51.5%、72.4%和67.6%,其中小麦和水稻的占比均高达95%以上。2018年全省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3%,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84%。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增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2018年江苏粮食总产量达到3660.3万吨,亩产446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高效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901.5千公顷,占耕地面积19.6%。

图10  江苏70年农机总动力变化情况

(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从相当薄弱到逐步完善的历史性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7年左右,农村居民养老靠养儿,医疗完全靠自己,社会保障基本没有。1997年开始,我省开始试点并有效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于2005和2009年分别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至2018年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并正逐步实现城乡保障水平一体化,农民不再为看不起病而发愁。2018年底,全省农村纳入低保对象共45万户、75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70元。全省有6个设区市、75个行政县(市、区)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城乡低保一体化率达到78%,在全国领先。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2015年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居全国各省之首,并于2016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由新农保过渡到城乡居民保险。2018年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721.7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69.1万人,资助困难人员参保349万名,资助金额8亿元,全省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总数达2300.31万人,基础养老金发放率保持100%;在全省推出实施“三个100%推社保扶贫精准举措,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低收入人口、 低保对象、 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确保100%登记参保,100%为其代缴全部不低于省定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100%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截至2018年底,共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低收入人口、 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78.63万人代缴保费1.48亿元,办理领取待遇75.13万人。

(六)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健全,实现了从长期供给不足到日益便捷全面的历史性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较为落后,许多地区乡村不通公路、不通电,更没有自来水,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农民日常生活困难,业余文化生活单调枯燥。改革开放后,省委省政府连续在农村实施几轮五件实事工程,先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地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16年末,全省99.9%的村和96.1%的自然村和居民定居点通公路,30.3%和20.9%的乡镇有高速公路出口和码头,农民出行基本都不会因交通问题而发愁。2016年末,江苏农业普查范围内的行政村(含涉农居委会)中,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达到66.1%,村内主要道路路面为水泥和柏油路面的村占97.8%,通电的村和通电话的村达到100%,安装了有线电视的村和通宽带互联网的村达到99.7% 和99.3%,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也达到37.4%。有94.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98.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36.5%的村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36%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79.3%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47.7%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73.9%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8.9%和79.3%的村有卫生室和执业(助理)医师。2016年平均每个乡镇拥有学校6.6个、医疗卫生机构18.3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推进江苏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切实贯彻中央在农村的各项重大决策,得益于全省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江苏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发扬大胆创新的优良传统,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创造了许多具有江苏特色的经验和做法,不仅推动了全省的发展,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三农”问题开了近20次全委会,下发了数十个文件,特别是1982年-1986年及2004年-2018年接连发出了20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主题鲜明。江苏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始终把抓好“三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创新性思路,采取突破性的举措。每年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发布相关文件支持、推动“三农”工作,并立足全局通盘考虑、精心谋划、统筹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强化“重中之重”意识,按照“力度不减,总量有增加”的要求,积极增加对“三农”投入,重点保障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致富奔小康等重点任务需求,有力支撑了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完成农村“五件实事”及“新五件实事”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坚持不懈地注重研究和解决生产关系变革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强化实施以“一免三补”为中心的农业扶持政策,建立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制度,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微观调节功能;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广开农民就业渠道,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全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稳定。

(二)坚持深化推进农业经济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革开放以后,江苏率先推行实施了许多农业经济制度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不断完善,从放开水产、水果市场到全面实行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改革,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多种所有制加快发展,从减轻农民负担到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改革的每一次深化,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村面貌。近几年来,我省按照“两个率先”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健全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016年省委、省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并从9月份开始在全省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确定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发展机制、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机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农产品收入保险、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等15项重点任务。江苏农业经济制度改革的发展轨迹表明,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为取向,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目的,不失时机的加大改革力度,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才能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三)坚持以农村工业化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是江苏农民根据亲身经验做出的生动总结,也是江苏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江苏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相应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关系,同时坚持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大力实施“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乡镇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发展之路,为振兴江苏农村经济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资金积累,大量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全省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苏南乡镇工业发达地区开始并逐步向全省推广,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措施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并逐步形成“以工保农、以工建农”、“工农互补”、“村企挂钩”、“城乡南北合作”的良性循环新格局,逐步推动了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在大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的同时,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实现了城乡逐步实现劳动就业同工同酬、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基本公共服务同等待遇,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四)坚持科技进步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委省政府始终把科技兴农作为振兴“三农”发展重要手段。全省逐步建立了农业资源全面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资源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治水改土;加强肥料建设和改进施肥技术,实施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改革耕作制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实施农机研发和购机补贴,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和杂交组合;应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农作物和畜禽的综合防治;增加了化肥、农机具、机油、电力、农药及农用薄膜等物质投入,从而保证了农业的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2018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4%。201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比80年代初期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达98.4%,均居全国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使我省粮食在播种面积减少2056.3千公顷的情况下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2911.8万吨,增长3.9倍,耕地面积在下降16.8%的情况下种植业总产值增加3715.6亿元,增长191.4倍。

(五)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没有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就没有三农工作的一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调动农民积极性,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坚定不移地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富民优先方针,把富裕农民作为富民的首要任务,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收购,对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种植实行直补,把小麦、水稻、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机购置、返乡创业等进行补贴,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造就一批懂市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的职业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全面实行农村居民低保政策并逐年提升低保水平和覆盖面等措施,有力地推动创业富民、就业富民、保障惠民;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和培训力度,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农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利益、获得实惠。2018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到10222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9%;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农村大量贫困户脱贫致富;大力实施农村五件实事和新五件实事等惠民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和绿色江苏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给农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

(六)坚持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基层和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江苏农村改革中许多成功经验,都是党的思想路线和农民实践创造相结合的产物,江苏农村改革发展的几次重大突破,都来自于基层和农民的探索和实践。全省第一家乡镇企业就是无锡东亭镇的农民自发创办的。改革乡镇企业承包产权制度和管理模式也是最先由基层起步的。发展专业合作、建立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行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等,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全省涌现出了江阴华西村、徐州马庄村、南京“五朵金花”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实践证明,活力和动力来源于基层,创新和创造来自于群众。坚持从实际出发,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护基层的改革积极性,及时归纳、总结和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新鲜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农业和农村改革和发展不断推进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过去,成就斐然;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江苏综合实力将会更快更强,农业将逐步现代化,农村面貌将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将更加富裕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