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启动长江流域太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时间:2020-10-02 07:55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

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2020年第12号公告,明确今年10月1日起,在太湖水域作业的渔业生产者全部停止捕捞作业。历经调研摸底、政策研究、方案出台等阶段后,9月27日,苏州市吴中区正式启动太湖水域实质性退捕签约。

9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吴中区东山镇茭白港的太湖禁捕退捕移交拆除点,现场看到不少渔民开着船前来办理移交手续,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整理渔民交上来的网簖、渔船发动机、定位芯片卡等设备。签约首日,该区累计完成退捕签153本证。

“作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组成部分,太湖禁捕退捕工作十分关键。吴中拥有太湖五分之三的水域,禁捕退捕任务量占全市总任务量的69%、全省总任务量的13%。” 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炜介绍,吴中禁捕退捕涉及渔民众多、情况复杂,共涵盖8个镇(街道),涉及太湖退捕渔民5799人、捕捞渔船2883艘,其中349艘渔船已于2019年提前自愿退捕。

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开展,吴中区于7月31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吴中区关于全面推进长江流域太湖水域禁捕退捕的工作方案》。8月27日,发布退捕推进、社会保障、执法整治、市场监管四个专项行动方案。各有关镇(街道)按照“造册登记、村组评议、乡镇入户确认并公示、区级联合审核”的程序,对渔船渔民信息进行集中采集与录入,确保做到“一证一船一档”,并先后3次对相关信息进行再核实、再确认。

东山镇太湖村党总支书记夏春华向记者介绍,他们村有760户持证渔民,占到吴中区本次签约任务量的三分之一,通过前期宣传发动,部分渔民已提前交接签约。拿着即将进入历史的太湖“捕捞证”(内陆渔业船舶证),与自家的渔船拍了最后一张合影,85后渔民正式将船交给了工作人员。

“虽然很不舍,但还是要支持,我们作为太湖的子民,保护好太湖责无旁贷。”王建告诉记者,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渔民,前年经历了太湖围网养殖拆除,面对今年的禁捕退捕,大家心里早有准备,父母年龄大了趁机准备退休,自己也早早谋划了其他工作。按照政策,他家将领到12万多的补偿款。

今年60岁的老渔民秦雪文在太湖里捕了40多年鱼,亲眼见证了太湖生态的变化。“小的时候太湖里鱼虾的量也多,品种也多,最近这几年,大家的捕捞工具越来越先进,围捕率很高,但很多鱼都绝迹了。每年开捕的四个月,一条船能有个10多万元的收入,但风险实在太大,也很辛苦,随着年龄增长,大家本来也就打算上岸。”他认为禁捕退捕之后,太湖会得到有效的休养生息。“但像我们年龄大了,文化水平也不高,今后就怕工作难找。”老秦也说出他的担忧。

为了打消渔民顾虑,让退捕渔民上岸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根据《吴中区长江流域太湖水域禁捕退捕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吴中将通过对渔民捕捞渔船、动力设备、捕捞网具等分别进行评估,并按照标准进行补偿,同时按照2020年苏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1045元每月,按照每证两人计算,给予2年的过渡期临时生活补助。此外,吴中区针对渔民转产转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作出具体安排。

“10月15日前完成退捕签约移交的渔民可享受签约移交奖励金, 10月31日前,全区将全面完成退捕签约工作。”吴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区将认真落实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安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对转岗就业难度大,符合临时救助、低保条件的困难渔民,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对于退捕渔民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实行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帮助渔民多元化融入社会,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