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87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民营企业专利管理迈入3.0时代的建议)
时间:2020-06-15 16:32 来源: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字体:[ ]

米其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民营企业专利管理迈入3.0时代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江苏省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和《关于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坚持以企业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主体,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企行动计划,在政策引导、能力提升、服务支撑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能力。 2019年全省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34.61万件,专利授权量18.29万件,商标注册量25.01万件,较2018年分别增长5.96%、8.67%、29.73%。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注重强化民营企业主体责任,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一是加强知识产权普法。将知识产权普法工作列入年度知识产权工作要点,紧扣“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中国专利周等重点时段以及新《商标法》《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颁布实施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宣传,强化政策解读。集中发布《江苏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承办全国首站知识产权保护交流推广活动,指导各地通过公共媒体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公益广告,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提高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二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我局依托计划项目等政策手段,加强民营企业专利检索、专利分析、主动维权等能力,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科学制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指导民营企业合理运用行政、司法等途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自我防御和保护能力。三是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制定印发《2019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回应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认真部署开展“护航”“铁拳”“双打”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以民生产(商)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商)品、大宗进出口商品为重点执法监管产品,以全省各类商贸企业聚集区、商业街区、电商平台为重点检查和整治对象,不断加大执法保护力度。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维权援助中心等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作用,加大维权援助、调解纠纷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公共服务,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水平

根据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和发展阶段,合理设置培育链条,分层次开展培育工作,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能力。一是大力开展企业贯标,夯实战略实施基础。推动民营企业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严格贯标绩效评价标准,重点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构建,培养了一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明白人”,目前全省已有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1.32万家企业参与贯标。二是加强涉企政策扶持,提升战略实施能力。以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点,组织遴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立产学研服协同创新机制,在主要技术领域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累计建成48家省级和141家市县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通过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促进民营企业建立专利信息利用、专利商标综合运用等工作机制,有效激发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三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战略实施成效。推动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一站式全产业链服务云”和中高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高校专利标引加工系统上线,初步实现民营企业需求与高校专利供给有效对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万企融资需求调研”“百场千企”银企对接活动,创新知识产权专属融资产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9年全省1118家中小企业通过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获得88.6亿元银行贷款。大力开展全省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规范培训,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发展,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三、发挥高校作用,注重分类培训,着力加大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

深入贯彻实施《江苏省“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水平。一是加大知识产权人才高校培养力度。支持南京理工大学重点发展知识产权学院,2019年招收知识产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1名,同比翻番。大力推进我省高校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和学历教育,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方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二是提升知识产权人才分类培训水平。强化需求导向,优化课程设置,配强师资队伍,全年培训企业高管2500余人、知识产权工程师2700余人,培训满意度测评达95%。评出知识产权专业高级职称人员36名,总数达276人。组织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培训班考试通过率达61%,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加大产学研服知识产权人才合作。推动高校、重点企业、服务机构围绕产业、技术领域联合建立人才培育和实践基地。支持高校加强与企业联系,充分利用外部服务资源和研究机构,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布局等,完善民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服务机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高校院所设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2019年全省专利转让许可30062件,居全国第三位,其中高校院所2673件,居全国第一位。

我省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深入实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水平、加大培育企业知识产权高水平人才力度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能力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下阶段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提案中的相关建议,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主责主业,构建民营企业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的组织实施,大力开展省市县联合执法行动,压实市、县(市、区)执法责任,强化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目标导向。二是出台《江苏省专利商标行政执法规程》等规范性文件,统一全省专利、商标执法程序规范和自由裁量基准。制定《江苏省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指引》《江苏省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开展我省电商、展会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编制发布“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家的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指引,定期汇总涉外知识产权信息,指导民营企业有效规避涉外风险。三是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推动省内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制度,提升知识产权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能力,在省内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产业集聚区设立一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提高重点民营企业维权援助服务水平和便利度。

二、聚焦薄弱环节,提升民营企业全流程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一是加快建设省级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为民营企业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利用信息化手段夯实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础,实现对知识产权全流程管控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和高效率知识产权信息利用体系。二是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加大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力度,推进中国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建设。指导南京、无锡、苏州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资源条件,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面向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编制下发《2020年全省知识产权金融工作要点》,优化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政策,扩大质押融资规模,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贯标工作,强化对通过认证企业的监督审核和绩效评价企业的监督抽检,指导设区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贯标优秀企业予以资金扶持,引导企业持续运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优化高价值专利培育、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等计划项目,深入开展中国专利奖、省专利发明人奖、优秀专利项目奖等评选,推动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动能,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布局和风险预警防控能力,实现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推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向综合效益转变。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联盟,增强行业协作和共同应对风险能力。

三、聚焦培养成效,加快民营企业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建设。一是继续抓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高管、知识产权师、专利代理师等各类培训。着力打造培训师资库、重点企业库、重点人才库,分层分类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训。继续举办我省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专题培训,重点围绕企业专利挖掘和布局、专利检索分析、知识产权运营及成果转化、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应对策略等内容,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社会化服务机构发展成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大力推进网络在线培训,畅通远程教育平台,提高网络课程质量,为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便捷的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大力培育民营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实务人才。三是加大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管理学与法学相互支撑、学术型与应用型相互配套的知识产权交叉学科体系,实现知识产权本硕博全覆盖的学历教育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研究生。探索研究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路径,形成有江苏特色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衷心期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您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2020年6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