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79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推动江苏沿海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0-07-16 17:50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钱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江苏沿海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地区发展,深入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国家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自2009年实施以来,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级台阶,2013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9年达到1.82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从14.5%提高到18.3%,年均增长9.2%;人均GDP2015年突破1万美元,2019年达到95750元,是2009年31044元的3倍,年均增长9.2%;2019年城镇化率达65.8%,比2009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近年来,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由“十二五”末的6101.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102亿元,年均增长7.7%。

“十三五”以来,我省出台了《关于新一轮支持沿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2020年)》《关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省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决议》《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为我省沿海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支持和规划支撑;扎实推进连云港、盐城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南通国家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省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三位一体”试点示范,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关于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推进沿海地区拥抱长三角、融入一体化”。我委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并推动沿海地区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沿海铁路大通道即将全面贯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深化沿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合作,加快与长三角核心区对接和融合,加强与上海、苏南等地区的合作,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发展,主动承接高端产业和优质要素集聚转移,服务和带动沿海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鼓励沿海市县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创造性,当好主力军,打好攻坚战,推动建立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协商解决跨市域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

二、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近年来,沿海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创新型试点县(市、区)建设。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以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强制度设计,合理配置资源,鼓励基层创新,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准发力、真落地,不断增强沿海地区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南通市、盐城大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三、关于科学规划沿海产业,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委正在牵头开展“十四五”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及前期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将认真总结“十三五”沿海地区发展,依托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错位发展,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建立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强化重大项目支撑。谋划实施一批有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开放开发能力、促进沿海绿色发展的重大项目,切实发挥重大项目稳增长、稳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四、关于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推动钢铁行业转型绿色发展

2018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全省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18〕32号),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沿江沿海协调发展新格局,沿江钢铁产业集聚区重点是结构调整、做精做优,沿海钢铁产业集聚区重点是提高质量、做大做强,带动形成一批精品型特钢企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省钢铁行业布局优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全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推进工作方案》(苏政办发〔2019〕41号)提出,围绕“三提升,一降低”目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力争到2025年,全省钢铁行业沿江、沿海钢铁冶炼产能比例关系由目前的7:3优化调整为5:5。二是确定沿海钢铁基地选址。2018年8月,委托国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对南通通州湾港区、盐城滨海港区、连云港板桥工业园等8个沿海港口(区)进行现场调研与评价,并在综合专家评估、部门意见和企业意愿的基础上,形成了全省沿海钢铁基地项目布局选址方案。南通通州湾港区、盐城滨海港工业园区、连云港板桥工业园等沿海港区,是本轮钢铁项目搬迁的优选区域。三是推进重点示范项目。重点推进宝武盐城绿色精品钢、南通中天绿色精品钢等示范项目。2018年11月30日省政府与宝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盐城布局建设绿色精品钢基地,2019年底“宝钢盐城钢铁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目前,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南通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一期一步于2019年底完成备案,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沿海钢铁产业布局必须坚持规模适度、选址科学,统筹考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容量承载力等要素,合力避让生态保护空间,对沿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降至最低;要先关停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消减污染排放,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特钢产品;要有效解决现有突出环境问题,超前谋划包括环境基础设施在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并预留用地空间,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确保沿海“生态空间不减少、资源环境不超载、排污总量有削减、环境质量有改善”。

感谢您为沿海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沿海地区发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0年6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