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07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强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控监管的提案)
时间:2020-07-03 14:53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字体:[ ]

李君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控监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骆马湖地处徐州、宿迁2市交界处,为我省大型湖泊之一,既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蓄洪湖泊和行洪通道,又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节湖泊,也是京杭运河南北水运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区位价值与资源优势。骆马湖水域北至埝头圩和窑湾大堤,西至中运河西堤,东至马陵山麓,南至骆马湖南大堤,水面面积约296平方公里,常态库容量约10亿立方米,是宿迁市和徐州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2014年9月,骆马湖被原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列入《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中水质较好湖泊保护范畴。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持之以恒推进骆马湖等重点湖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水环境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密切监控重点湖库及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加快实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骆马湖水质较好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有序推进结构调整、污染整治、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推动湖泊水质持续改善。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着力提升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我省涉及骆马湖的水源地共有4个,其中徐州2个,宿迁2个,分别为宿迁市骆马湖宿城水源地、宿迁市骆马湖嶂山水源地、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新沂市骆马湖水源地,均为湖库型水源地,考核目标均为Ⅲ类。2016年至今,每月例行监测显示,4个水源地均达到考核标准。

虽然我省在加强骆马湖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代表在建议中提出的水质风险确实存在,提出的四条建议非常重要,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吸收和借鉴。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建议,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举措:

关于建立骆马湖水源地水环境污染防控监管管理体系

我省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全面提高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省人大专门出台《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省政府制定出台《加强全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意见》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分别明确生态环境、水利、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在水源地保护方面职责。推进建立水源地长效管护机制,将建立水源地管护机构、部门联动机制和开展联合执法纳入年度长效管护评估内容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徐州等市已建立骆马湖水源地长效管护机构,对水源地开展例行巡查、水面保洁、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相关工作,加强水源地巡查和保护。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骆马湖宿迁水域网围养殖面积从4.95万亩压减至1.38万亩,清理黄墩小湖、中运河和陆塘河等周边关联水域网围养殖2820亩,累计减少养殖水面7.5万亩,提前完成省定目标。骆马湖湖体6个省控监测点位、4条入湖河流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骆马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关于建立骆马湖水源地污染源监测平台

不断建立健全骆马湖水源地污染源监测平台。一是加强骆马湖湖体及入湖河流监测。在骆马湖湖体共设置6个省控监测点位,其中骆马湖乡、三场2个点位为国考点位,嶂山闸点位为省考点位,洋河滩、戴场单月实施省内例行监测。入湖河流设置沂河毛林大桥、中运河张楼、三湾、宿迁闸省考断面。全面掌握骆马湖湖体及入湖河流水质状况。二是完善自动监测站点。在水源地取水口处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实现取水口水质实时监测监控。骆马湖宿迁水域内共设置有5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中,浮标式水质自动站3座,岸边站点2座,另在京杭运河与骆马湖汇合处的省考京杭运河三湾断面设有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骆马湖徐州水域设置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对中运河、沂河、老沂河等主要入湖河流和湖体水质的实时监控。三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目前,在国家层面,骆马湖窑湾水源地、骆马湖新店水源地均已纳入国家饮用水水源地全域安全遥感监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水源保护区边界、遥感监测结果、空间定位数据、水源地环境问题等信息,具有边界显示、环境问题提示、导航、测距等功能,借助高科技手段,强化污染源监测监控力度,有力推进现场督察执法精准性。在省级层面,省生态环境厅已建立了涵盖监测、监控、执法、执纪的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并完成了省厅内部各类数据信息的汇集,初步实现了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控等数据信息的实时发布、异常预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遥感监测业务系统,其中涉及饮用水源地遥感监测子系统,包括水色异常遥感监测、潜在风险源遥感监测等,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等卫星遥感数据智能处理方法和目视解译实现饮用水源地水色异常识别、潜在风险源遥感监测与评估,并生成相关监测专报及专题图件。

关于加强骆马湖水源地水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全面推进部门间、层级间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的汇集共享机制,加快形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一本账”,推动市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市级层面各类监测监控数据与信息的汇集共享。水源地方面,我省水利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已联合建成覆盖全省城市地表水水源地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和多部门间关于水源地基础信息、监测信息(水量、水质)、空间信息、管理信息和安全风险信息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徐州市骆马湖窑湾、新沂市骆马湖新店等4个水源地已全部纳入平台管理,为水源日常管理、应急决策和供水企业生产及饮用水卫生监管提供决策支持。

关于建立骆马湖水源地水环境监管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骆马湖水源地水环境监管保护长效机制。一是严格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依法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完成达标建设并验收。开展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要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没有与供水设施无关的设施和活动;二级保护区内没有排放污染物的设施或开发活动;准保护区内没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设施或开发活动。对骆马湖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实施物理隔离,进行全封闭管理,对保护区内网箱养殖等进行清理,并将骆马湖窑湾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航道外迁。二是落实水源地长效管护机制。对已完成达标建设水源地开展长效管护,建立评估标准体系并每年开展评估,积极推动各地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将各保护区内是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纳入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加强制度保障,印发《徐州市骆马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关于对骆马湖实行最严格的水源地保护责任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骆马湖水源地保护管理的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强化水源地保护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控监管,以更的举措确保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良好,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优质水。一是强化骆马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打击非法采砂,提高湖区周边污水处理能力,在骆马湖周边地区试点开展耕地轮作休耕,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骆马湖沿线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等生态修复工程,保障骆马湖水质及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二是继续健全完善监测监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数据共享。继续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维护,依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长三角分中心”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继续加强骆马湖水源地遥感监测,加强监测数据共享,推动各地各部门形成水源地保护合力。三是加大水源地长效管护工作力度。加强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和风险监控,落实巡查责任、巡查人员、巡查制度和巡查方案。制定出台水源地长效管护导则,建立水源地长效管护标准化机制,进一步提升骆马湖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水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更离不开政协委员的监督,感谢您对我省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0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