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12-22 16:10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省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刘大威副厅长,省农业农村厅潘长胜二级巡视员,省乡村振兴局刘文俊副局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路宏伟处长。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首先,请刘大威副厅长介绍情况。

刘大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根据此次新闻发布会安排,我就江苏省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

农房和村庄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没有农房和村庄建设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提升农房和村庄建设品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农房改善带动村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以村庄现代化引领农房品质持续提升,制定出台《江苏省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苏北农房改善、农村危房改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围绕农房,书写“住有安居、住有宜居”的时代答卷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好农村困难群体危房改造、苏北农房改善等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切实提升农民群众居住条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守牢安全底线,着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中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举措。我省自2012年被纳入国家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以来,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聚焦农村“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家庭,采取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等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最基本的安全农房。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2.9万户,发放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24.9亿元,实现存量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清零”,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我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近年来国家组织开展的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考核中,我省综合评分一直位居全国前列,高邮市、南京市六合区先后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的通报表彰。我厅村镇建设处在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作为“省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2021年,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根据国家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有关意见,我厅会同省财政厅、民政厅、乡村振兴局结合实际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今年以来,全省启动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3617户,截至11月底,已竣工3479户、竣工率96%。

(二)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推进苏北农房改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北老区人民的殷殷嘱托,回应农民群众热切期盼,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苏北农房改善工作,并将其作为我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房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工作推进过程中,一是把准工作方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进城、入镇、留乡多元需求,突出“三优先”:优先完成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优先引导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入镇落户,优先推进“小散远”、农民改善意愿强烈村庄的居住条件改善。坚持“三同步”:在改善农房的同时,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同步加强社会治理。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按照“省政策指导、市总负责、县抓落实”原则,建立五级书记抓农房改善的工作机制。其中,省级建立由省领导牵头的专项组织协调机制;成立省级工作推进办公室,办公室下设6个工作小组,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各工作小组围绕“钱、地、人、建、产、治、档案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织牢政策保障网。三是加强督促指导。省委、省政府14个月内先后在苏北五市召开5次现场推进会,强化部署推动。省级建立蹲点指导、第三方技术巡查、对口跟踪指导“三位一体”的工作指导机制,压紧压实市县主体责任。遴选公布三批共111个省级示范创建项目,组织省设计大师、优秀中青年设计师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督促市县优选设计师和设计单位,完善设计方案审核把关机制,通过设计引领积极探索苏北地区新时代民居范式。经过3年共同努力,“三年改善30万户”省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建成一大批承载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型社区,其中64个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农房改善的综合成效持续显现,工作成效得到农民群众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据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苏北五市改善农户的满意率达93.3%。中央一号文件执行情况督查组、中央农办、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都对苏北农房改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大力推广相关经验做法。

二、围绕村庄,绘就“留住乡愁、各美其美”的幸福图景

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原则,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加强村庄重要节点空间、公共空间、建筑和景观设计,保护自然肌理、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一)注重内外兼修,着力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任务、乡村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基础上,2017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特色”“田园”“乡村”3个关键词精准发力,培育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重塑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一是强化工作指导。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伊始,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迅速组织专业力量编印《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指南》《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解读》等系列文件,建立规划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双审查”机制,邀请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和优秀设计团队开展规划设计技术服务。各有关部门也围绕“钱、地、产、建”等多个方面进行支持和保障。“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2017年和2018年连续聚焦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部分优秀作品已落地实施。二是完善政策配套。2020年以来,根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里先后印发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方案、优化评价命名标准、研究制定特色田园乡村管理办法,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导向、加强动态管理,指导地方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果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三是加强工作创新。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宣传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团省委、省文联共同主办江苏省首届“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作品征集历时百日,共收到百所高校在校生近2300幅(组)作品,获奖作品在江苏省美术馆展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过4年持续努力,全省共建成44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其中135个为试点村庄,圆满完成省级试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部分地区推动“串点连线成片”,初步形成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的雏形。

(二)留住乡愁记忆,着力保护传统村落。近年来,我省一方面积极抓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组织传统村落调查申报,督促保护项目实施,先后有五批共33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省政府规章《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在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2016-2017年重点培育100个传统村落试点基础上,培育一批传统资源较为丰富、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齐全的传统村落。目前,经省政府同意,我厅联合省相关部门认定并公布四批共364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择优遴选出365组江苏省传统建筑组群。2020年结合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认定公布,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推荐8条传统村落游赏线路。2021年补充拓展为22条江苏省美丽田园乡村游赏线路和26条江苏省美丽田园乡村游赏线路(秋季篇),并在“江苏建设”“江苏乡村建设行动”等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宣传。

三、久久为功,奋力谱写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刚刚结束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吴政隆充分肯定了苏北农房改善工作取得的成效,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等要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踏上新的发展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全省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农房方面,要在系统梳理总结苏北农房改善工作经验基础上,指导各地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因地制宜探索让城市更向往的农村现代化居住形态。同时,督促各地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深化社会治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写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政策,指导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加强质量安全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及时消除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隐患。

村庄方面,指导各地深入开展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加强已命名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动态管理,并推动建设一批融山水、田园、产业、乡愁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继续举办“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不断扩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社会影响力。持续开展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摸底调查,分批次认定公布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动态更新江苏省传统建筑组群目录,择优推荐部分省级传统村落申报中国传统村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传统肌理,修复环境要素,鼓励合理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传统村落的当代发展。我的发布完毕。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刘大威副厅长。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去年,是我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年。“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重点地区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请问,“十四五”期间,我省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路宏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之一。我省各级住建部门在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于2020年底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按照国家部署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民政厅、乡村振兴局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延续性基础上,结合江苏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优化保障对象、保障方式、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

《实施意见》明确保障对象包括: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4类,其中后2类是重新界定的保障对象。在建设方式方面,仍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却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可采用统建方式;在资金投入方面,以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予以适当补助;在改造方式方面,根据房屋危险程度和农户改造意愿,合理选择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或选址新建等不同改造方式。同时,鼓励各地采取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等方式,供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能力弱的特殊困难农户周转使用,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村集体也可以协助盘活农村闲置安全房屋,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进行租赁或置换,地方政府可给予租赁或置换补贴,避免农户因建房而返贫致贫。

危房改造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民生实事,《实施意见》强调要严格农户档案管理,落实“一户一档”要求,逐户建立档案,按要求填写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表,并将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身份证明文件和房屋危险等级结果等材料存档。实行一村一汇总、一镇(乡)一台账的管理制度,在建立保存纸质档案基础上形成电子台账,实行销号制度,解决一户销号一户。危房改造完成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及时将工程实施、补助资金发放、竣工验收等材料存入农户档案。

下一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联合省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农户主体、应改尽改、动态清零原则,继续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工作,并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切实保障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谢谢。

现代快报记者:江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村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想问一下乡村振兴局领导,江苏在“十四五”期间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什么样的计划和打算?

刘文俊(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首先感谢这位媒体朋友对人居环境的关心关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2018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省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着力补齐补强“三农”领域短板,全省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聚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相关方案正在研究制定。初步考虑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总体目标上,由村庄环境整洁向美丽宜居提升,将着力建设一批生态美、形态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一批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镇,一批生态宜居美丽村庄。第二,工作任务上,由整体提升向彰显特色全面迈进。重点推进四项工作:

一是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到“十四五”末,除无人户或其它特殊情况外,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推动新改户厕向院内、室内转变,向卫生间转变。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不断提升农村户厕粪污接管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合理规划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落实公共厕所管护主体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

二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以县域为单位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整县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村庄规划、供水设施建设、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同步,集成、筛选一批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技术。

三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持续完善和深化“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推进“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四是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挖掘苏派乡村特色风貌元素,加强村庄建筑特色、风格、色调引导,突出乡村特色和地域特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分批次认定公布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名录,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管护措施上,由健全完善机制向高水平常治长管不断深化。明确地方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编制出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规范,明确各项管护工作标准。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下省农业农村厅,在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等改善的同时,如何有效保障农民群众富裕又富足、安居更乐业?

潘长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既专业又精准。就您提的这个问题我来作回答。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离不开与之相协调相配套、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这是富民增收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省各地依托村庄布局、资源优势,形成180多个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18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44个、超十亿元镇21个,总数全国第一;各类规模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园区景点超过1.2万个,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2个,数量全国最多;传承弘扬传统乡村产业,86个乡村特色产品和18位能工巧匠入选全国目录。近年来,我省还实施近1700个苏北农房改善产业配套项目,对带动苏北农民群众就业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带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丰富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内涵和品质。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村庄布局,按照村级发展“一村一品”、镇级建设产业强镇、县级打造产业集群思路,跨市跨县统筹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二是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在靠近主干道、自然风光条件较好的村庄周边,引导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挖掘提升乡村特色产业。梳理乡村传统工坊、乡村手工业、乡村文化、乡村能工巧匠、乡村车间等,传承保护一批乡土气息浓郁、市场影响力强的地方乡土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知名度,让传统产业传承乡村文化、焕发村庄生机活力。

要特别强调的是,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离不开共商共建共享齐努力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农村社区和谐稳定的有力支撑,也是农民安居乐业的有效保证。目前,我省初步探索形成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1+4+1”乡村治理“江苏模式”,这与今年9月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体制机制相契合。

下一步,我厅将着眼乡村“软治理”机制建设,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丰富完善“1+4+1”乡村治理“江苏模式”,让农村社区更和谐、让群众住得更舒心。一是创新方式方法。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的办法,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维护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多元治理主体齐抓共管格局,努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二是深化试点示范。以我省7个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12个全国示范乡镇、121个示范村为基础,持续深化县级试点和示范镇村创建,宣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三是强化社区治理。配合省有关部门做好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与服务,围绕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切实提高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为全省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治理”的江苏样板。回答完毕,谢谢。

中国江苏网记者:想请问一下刘大威副厅长,刚才您提到江苏省首届“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可否详细介绍下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

刘大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曾经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建党百年之际,省委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团省委、省文联于今年6月决定共同主办以“百日绘百村 百画颂百年”为主题的“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在认真回答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时代命题的同时,积极谋划推动彰显乡村美学价值。

活动历时半年,取得远超预期的效果。在作品征集阶段,共收到来自全省百所高校近2300幅(组)参赛作品。经过专家初评、网络投票、专家复评、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86幅(组)作品获奖。美术、乡村和青春三者的诗意邂逅,凝固成一幅幅灵动的画卷,成就了一场视觉盛宴。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美学价值激发了在校大学生对乡村的热爱赞美之情和担当作为之心。正如参赛学子所说:“通过这次创作活动,江苏乡村之美让我深受震撼,今后将会用手中的画笔,更加深入地展现乡村的历史传承、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2022年,我们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举办第二届“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从江苏之变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期待更多的社会人士通过参与此项活动,走进乡村、关注乡村、热爱乡村、助力乡村,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会后还可以进行补充采访。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