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09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运用5G及工业互联网技术助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1-07-19 16:30 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字体:[ ]

吴小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运用5G及工业互联网技术助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厅工作职能,并结合省通信管理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建筑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省建筑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省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8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建筑业增加值6530亿元,两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但也要看到,我省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融合不够,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应用不足,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集成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助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深深感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建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近几年,我厅会同省通信管理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产业化,促进5G、工业互联网与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增强科技创新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大力推广先进建造技术,强化绿色节能、低碳环保、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技术攻关,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建造全过程的集成和创新应用。“十三五”期间,我省建设领域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省科学技术奖27项;累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18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2个项目获得省建设优秀科技成果;认定“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申报企业62家,创建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数字化交付在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的进程,开展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组织实施“基于BIM和大数据的建筑结构安全与智慧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发”等多个优秀项目。

二是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驱动建筑工业化升级。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累计培育认定86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强链拓市”专项行动,将骨干企业纳入行业类首批重点合作平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示范,设立“绿色智慧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筑用砂(再生骨料、海砂净化、机制砂)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等专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2020年底我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8%,“十三五”期间累计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5个、产业基地(园区)27个,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园区、基地、项目在内的352个建筑产业现代化省级示范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快建造方式转型升级。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快我省建造方式转型升级。2018年,印发了《江苏省数字工地智慧安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同步在南京市24个项目试点示范应用;2019年,确定了107个绿色智慧示范工地建设,省级财政安排了7000万元资金补助,鼓励各示范项目切实发挥引领作用。20205月,印发了《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工地建设的总体框架、技术标准、数据对接要求和总体方向,并制定了《江苏省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实施指南》。对实施效果明显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级定为优良等次,推荐为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二星级以上星级工地。定期公布江苏省智慧工地优秀项目名单和智慧工地应用优秀案例,适时组织全省观摩交流学习。智慧工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信息化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深度融合,提升了我省智能化建造和智慧型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认真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推动建筑工业化升级。

提升装配式建造能力,研究推广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和数字化设计手段,促进多专业协同设计,提升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系统化、集成化设计水平。推动构件和部品标准化,编制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推进预制混凝土墙板、叠合楼板、楼梯板等通用构件及部件的工厂化生产,促进“三板”标准化推广应用,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二是以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为重点,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面向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序。结合我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建立项目层面和服务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搭建建筑产业互联网招投标平台、产业工人管理平台、建材交易平台、机械租赁平台,建立省级层面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管理平台和面向不同用户、不同终端,覆盖省、市、县、企多层级、多角度、全方位的全省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实现行业内各种资源重组和整合、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除此之外,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同步提升工程质量检测的智能化水平,鼓励全省骨干企业和建设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创新检测业务模式,加快5G、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工程检测传统业务的结合,推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同步实施智慧化转型。

三是以加强示范应用为重点,提升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整体水平。探索适合我省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建设应用场景,推广成熟技术,打造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样板工程,带动全方位工作推进。绿色建造方面,加速推广应用新型建造技术、工艺和环保新材料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将绿色施工要求纳入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星级工地管理体系,践行“五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约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建设理念,探索建立项目全过程绿色施工动态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提升全省绿色施工水平。智慧工地方面,加强行业政策研究,出台智慧工地相关技术标准,实现工地数据的集成分析,建立健全安全大数据模型。力争到2021年年底,实现所有政府投资规模以上新建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全覆盖;2022年起,逐步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材料管控、质量管控、绿色施工等关键技术应用全覆盖。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6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