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南京江北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一图读懂文字版
发布日期:2021-08-23 18:13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8月10日,《南京江北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该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分为发展基础、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部分,共2.9万余字。

一、发展基础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11.5%。新增人口8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年均增速超过8%。综合实力跃升至国家级新区第六位。

创新要素加快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0家,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8000件,PCT专利申请数超过1100件。累计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位、中外院士(团队)61位(个),吸引大学生、留学生、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地标产业初具规模。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初步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的产业链,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成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基地,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数量超过900家,2020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集聚400余支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近5000亿元。

制度改革迸发活力。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7项改革经验、7个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获批以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数超过1.6万家。“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率先实现“2330”改革目标。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4.7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79.2亿美元,分别为2015年的3.1倍和2.5倍。

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立体城市以及小街区、密路网等绿色集约先进理念深度融入建设实践。过江通道数量增加至10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70公里,高标准地下管廊建成近35公里。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清退占用岸线3.6公里,修复滨江湿地近2000亩,滨江岸线城市客厅初步成型。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实施,新材料科技园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化工园区前三。河长制管理实现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5%以上。

二、总体目标

(一)2025年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力争达到两位数;新增集聚人口100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在国家级新区中实现争先进位。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4%,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

——产业发展能级大幅跃升。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地标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新金融集聚效应显著增强,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

——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到2025年,力争累计形成50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在省级以上复制推广超过50项。

——现代城市品质稳步提升。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扩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法治建设满意度达到90%。

——绿色低碳发展更显成效。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有序推进,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自然生态、山水相融的美丽城市特质充分展现。到2025年,能耗强度降低、碳排放强度降低、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确保完成下达指标,地表水省考断面水质考核达标率100%。

(二)2035年远景目标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功能充分彰显,城市软实力、吸引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以上新台阶,率先建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样板区。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以高水平科技供给为导向,集聚多元化创新资源,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创新平台,构建完善协同创新体系,营造崇尚创新、服务创新、启迪创新的良好生态,着力提升原始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

(二)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深入推进两业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

(三)增强双向辐射带动能力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放大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全面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打造跨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四)提升城市现代功能品质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治理效能,打造美丽宜居、职住平衡、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城市,不断增强全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进湿地、林地、绿地共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新区管理体制,健全省级层面支持新区发展工作机制,探索按设区市计划单列,承接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支持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南京市强化组织协调和授权、委托事项指导管理,新区具体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

(二)强化要素保障

统筹做好规划重大事项、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持保障。

(三)健全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强化规划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完善主要指标统计监测体系。推进规划信息公开,完善社会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