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局:《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一图读懂文字版
发布日期:2021-09-02 10:07 来源:江苏省气象局 字体:[ ]

8月9日,经江苏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同意,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联合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规划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江苏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江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牵引,全面融入

2.坚持趋利避害,统筹兼顾

3.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4.坚持高点定位,走在前列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的,系统完备、开放融合、协同创新、业态新型、高质普惠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成“云+端”的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全省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科技贡献、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水平等全面走在全国前列。

1.气象监测更加精密

地面气象观测站距小于7公里,重点区域天气雷达1公里以下探测覆盖率达85%,灾害性天气自动化监测率达到95%以上,气象主干网速率大于千兆。

2.气象预报更加精准

重点区域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时期平均提升5%,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达到45分钟以上。

3.气象服务更加精细

建成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气象服务与高影响行业深度融合。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8%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较“十三五”时期平均再下降15%。

4.创新与人才支撑体系更加完善

气象科技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气象科技进步贡献率位居全国前列。重点领域气象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双倍增”。

5.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备

气象事业开放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省域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四、主要任务

1.突出气象防灾减灾,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突发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高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加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提升海洋、交通、航空、健康、旅游、赛事等领域专业气象服务水平,做好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

2.大力提升生态气象业务水平,服务美丽江苏建设

加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气象保障,加密全省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布局,建立覆盖全省的温室气体观测网。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气象支撑,完善生态气象监测服务体系,发展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加强大气污染“双控双减”气象保障,持续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3.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气象一体化格局

对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行动方案》,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智慧气象保障体系,实现协同观测、信息共享、一体化预报、联合服务。开展都市圈气象观测、气候效应和城市热岛评估,建立智慧城市气象保障产品体系。示范建设区域交通气象及能源气象服务中心。

4.全面发展智慧气象,构建高质量气象业务体系

发展立体化、广覆盖、智能化的气象观测业务,提升面向多圈层、海陆空天一体化的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发展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气象预报业务,提升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加密智能网格预报时空分辨率。发展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业务,大力拓展数字化公共气象服务。逐步构建“云+端”气象业务新架构,强化气象数据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

5.优化协同创新载体机制,构建高水平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和金坛交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气象科技研发中心和气象智能装备产业孵化基地。实现重点领域气象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双倍增”。

6.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构建高效能气象治理体系

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气象业务科技体制、防雷减灾体制、气象管理体制机制等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气象法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行业气象协同发展。加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 

五、重点工程

围绕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效益,充分考虑各方面需求,统筹规划,提出四项重点工程

1.气象灾害防治工程

2.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3.生态气象建设工程

4.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保障(江苏)工程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加强政策支持

3.深化部省合作

4.推进开放共享

5.严格监督考评

——气象事业作为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需求和当地气象防灾减灾实际,科学制定规划任务实施方案,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快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气象领域可持续稳定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加大对苏北地区投资倾斜等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域气象现代化一体化协同推进。

——继续坚持和深化部省合作共建机制,推动气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落实双重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合力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更加积极有为地推进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力量,创新气象协同发展机制、合作模式,共同推进气象多元化服务。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强化规划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开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的绩效考评,完善社会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