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
盐城国际生态朋友圈聚共识
时间:2022-01-12 07:42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

“大家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北京时间1月10日21时,在盐城举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主席、黄海湿地研究院名誉院长章新胜在通报《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时,向线上线下的全球湿地保护领域专家学者,有关国家、国际组织代表致意。10日至11日,由自然资源部、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论坛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深入探讨滨海湿地保护,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以此次论坛为新的契机,盐城将更加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切实扛起保护好、利用好自然的时代担当,不断提升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候鸟迁移路线保护等国际合作水平。”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说,要充分把握湿地保护法出台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的叠加机遇,促进全球滨海城市加强沟通交流,加快绿色转型、做足“海”的文章,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

质效“升格”,不断扩大国际生态朋友圈

自2017年起,盐城连续4年成功举办黄(渤)海滨海湿地国际研讨会,逐渐成为滨海湿地和迁飞候鸟保护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从盐城举办的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升格到部省联办的全球滨海论坛,意味着会议从规格到话题,从嘉宾分量到举办成效,迈向了规格更高、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搭建引领生态治理的全球机制性平台,通过不断扩大的生态朋友圈,广泛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此次论坛在盐城举办,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外交思想的重要举措,也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汇聚了广泛国际智慧。”江苏省副省长储永宏在致辞中说。

作为我国第一块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近年来不断提升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候鸟迁移路线保护等国际合作水平。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分活动之一,1月10日,全球首个全面展示黄海湿地生态区域自然人文的主题馆——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在盐城正式开馆。盐城将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引领作用,打造集空间展陈、公众教育、生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综合体,探索一条湿地保护与开发互动并进的发展之路。

一个《共识》,为滨海生态保护贡献智慧

生态互助、发展互通、文明互鉴。为期两天的交流碰撞,大家就全球滨海论坛的定位、职能与未来发展,以及论坛如何参与国际生态领域重大议程,打造机制化合作平台等议题开展重点讨论,并就生物多样性、滨海生态系统保护、全球滨海论坛常态化形成了一致意见,达成《盐城共识》。

“滨海生态保护问题严峻紧迫,与经济发展、环境公平等各类社会问题高度关联,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于促进滨海治理的科学决策、公平治理和惠益分享、实现资源互补以及最大化协同具有重大意义。本届论坛决定推动各利益相关方秉持共商、共济、共享、共赢精神,建立全球滨海保护的新型常态化国际合作机制与平台。”盐城市副市长蒋巍说。

滨海生态做加法,也为海洋碳汇带来了新机遇。海洋负排放示范基地,可为科学—技术—应用—政策链条落地提供场所,更是对外开放、向国内外推广的窗口和渠道。具体而言,可立足中国、辐射全球,将海洋负排放技术与海洋碳汇交易纳入“国际大循环”框架,使海洋负排放示范基地成为向全球推广“中国方案”的样板间,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出范例。

基于这些共识,全球滨海保护该如何推动?“扩大对红树林、海草、盐沼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与范围;增进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经验、案例、成果、技术、资金、人才的交流分享;推动生态旅游发展,落实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效管理;促进海洋蓝碳、迁徙物种、自然资本、适应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科学研究,协调计划、资源并协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推动实现适宜本地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蒋巍认为,滨海保护需要多方发力,加大对年轻一代的环境教育、增进国际生态治理合作、建立候鸟等迁徙物种及滨海环境监测平台等,都可以为全球滨海保护加分。

两大《倡议》,打造全球生命共同体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是此次论坛会上会下的热频词,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实践专题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杜官印认为,NbS的核心是保护生态,可持续管理生态、恢复生态系统、应对社会挑战,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多重效益。这样的理念与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与会代表一致倡议成立全球滨海湿地城市联盟,依托联盟,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务实行动响应相关全球决议与国际倡议;有效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共享,为全球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支撑;务实推动科学技术的产业实践,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积极提升群众生态福祉,让百姓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我们迫切需要从成功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智慧,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修复中,包括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解决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气候变化相关问题。”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占海说。

鉴于此,《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呼吁,建立一个汇聚各利益相关方的全球滨海论坛,发出《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聚焦于滨海生态系统的保护、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利用,并优先专注于滨海湿地领域。

两大倡议承载的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希望,这是向全球发出的热切呼唤。“相信在《倡议》的指引下,全球滨海论坛的建立进程能够汇聚起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大家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共同打造全球滨海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周斌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