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以来,泰州市上下齐心协力,把“三夏”生产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努力抓实抓好。根据农情调度,截至6月9日,泰州市254.85万亩小麦已基本收获结束,较去年快1天。预计小麦面积254.85万亩、单产410公斤、总产104.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1万亩、增12公斤、增4.5万吨。单产可望超历史(2011年,410.1公斤)。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政治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夏收夏种工作,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赴田头一线督导夏粮生产工作,推动夏收夏种工作顺利开展。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夏粮生产督导组,着力推动各项夏粮生产措施及时精准落地,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农户颗粒归仓。
二是机收作业给力。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气象局定期发布“三夏”气象服务,督促广大农户抢晴收割。各级农机部门开展“三夏”农机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农机作业油料供应,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全市共投入5889台套收割机,包括跨区作业机械1902台套,全力保障夏收机械动力。
三是政策扶持有力。认真落实各类粮食收购和种粮补贴政策,保障种粮农民利益。上半年,发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7329万余元。全市累计整合项目资金1723.76万元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控,防控小麦面积达435万亩次,亩平防控达1.7亩次,为小麦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