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苏州范围首份生态价值报告成绩单出炉。
2016年,常熟市海虞镇启动了铜官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并将其作为长江沿线环境整治的一个重点项目,以绿化美化乡村山体为中心,开展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按照苏式水乡经典样板模式,打造“丰收铜官山、美丽常熟田”的生态美景。铜官山景观提升工程融入稻谷茶叶、南沙古城、“千村美居”等元素,因地制宜划分四个功能区,错位布局了共享茶亭、花影隧道、稻田栈道等40多个特色点位,将铜官山村打造成集农业示范、工艺体验、乡村休闲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典范。常熟生态环境局通过对铜官山村的农林牧渔产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物种保育等7种主要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核算得出,2020年铜官山村的GEP约为1.93亿元。
经测算,2020年常熟市GEP总值为1722.75亿元,较2015年(1522.49亿元)增长13.2%,2020年常熟市GDP总值为2365.43亿元,GEP转化率为72.8%,“两山”通道转换工作初显成效。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常熟市于去年10月在全省范围率先启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通过编制《常熟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方案》,对全市范围内的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与面积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成功构建苏州地区首套GEP核算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生态产品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提升市民群众对生态产品价值的认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常熟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通过构建“立体有治、施治有序”的制度体系,将“美丽常熟”建设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主轴主线,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在此基础上,常熟市科学规划布局,积极打造由三大生态圈和三条绿色廊道组成的“三横三纵”大生态格局,以“354”产业格局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绿色新兴产业。同时,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近5年累计实施水气土等污染防治项目超过5000项,在全省创新开展“驻村帮、整村治”村级污染治理新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此外,常熟市创新建立“绿动常熟”生态文明宣教联盟,让生态文明理念渗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达98.1%、满意度达91.6%。常熟市还投入27.1亿元实施“千村美居”工程,全市呈现出一幅“村庄肌理美、建筑形态美、文化内涵美、生态环境美、乡风文明美”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