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江苏多措并举充盈大国粮仓
2022年粮食总产、单产、面积实现“三增长”
时间:2023-01-12 19:35 来源:新华网 字号:默认

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753.8亿斤、增4.6亿斤、首次突破750亿斤,粮食亩产461.5公斤、增1.4公斤、居主产省第3位,粮食单产总产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8166.6万亩、增25.35万亩、连续11年保持在8000万亩以上,扩种大豆26.4万亩……江苏坚决扛起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全力推进粮食增产丰收,实现粮食总产、单产、面积“三增”的优异成绩,彰显出充盈大国粮仓的江苏担当。


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丁嘴社区小麦成熟期现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江苏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出台江苏省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将粮食生产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粮食生产任务,确保“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真正有效落地。

强根基抓要害,夯实打牢粮食安全坚实基础。江苏聚焦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江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全省夏秋两季粮食、稻麦两大作物播种面积全面增加,粮食单产、总产持续稳定增长。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细化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双平衡”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全年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亩产吨粮的高标准农田4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成立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推动6大种质资源保存和创新利用中心提档升级,种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增收丰收同步,保护调动粮食生产“两个积极性”。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增加问题,江苏及时制定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和支持政策“两个清单”,持续强化政策供给,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在落实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耕地地力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强农惠农政策和临时性补贴政策的同时,江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资标准从每亩1750元提高至3000元,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叠加补助170元,出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16条措施,投入2400万元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直接用于粮油生产贷款予以贴息支持,实现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2022年,省级以上财政安排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超过280亿元,有效提高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两个积极性”。

强科技抓服务,持续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江苏深挖粮食单产潜力,深化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打造部级整建制创建县29个、省级示范片515个,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3万亩,推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要模式集成落地。全面加强粮食生产管理服务,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不定期开展一线指导服务,分时段、分作物制定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有效应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等困难挑战,确保粮食安全成熟。深入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扎实开展粮食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全省稻麦平均机收损失率降至2%以下,实现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

强产业抓经营,做优培强优质粮油全产业链。江苏深入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测土配方施肥、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服务,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发展中央厨房,释放粮食产业规模效益。组织连锁超市、农产品市场等流通主体,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养大户进行产销对接,畅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流通渠道。积极推进优质粮油省级重点链建设,大力推进“三品一标”生产,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托管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做强粮食品牌。2022年全省优良食味水稻种植面积1800多万亩,推广覆盖面超过50%,南粳、宁香粳等优良食味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有力推动江苏粮食类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助推打造“射阳大米”“兴化大米”“苏垦”“水韵苏米”“金陵味稻”等一批稻米品牌,溧水大米等3个涉粮品牌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12家涉粮企业通过“江苏精品”认证,粮食经营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大省政治责任,深化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着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和管理服务,全力推进粮食增产提质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