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启动
时间:2023-10-20 07:14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先行领域、基础保障和重要载体,是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确保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让他们“出得去”“走得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村通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农村公路二级以上技术等级占比各省区第一,服务农村产业、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物流发展等能力不断增强。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在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同时,江苏高度重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扎实提升农村公路本质安全,基本实现全省农村公路安防工程项目库和“十三五”农村公路存量危桥“双清零”目标。

当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改整治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安委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工作要求,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公安厅、省应急管理厅,于10月18日在苏州启动“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持续做好“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上下联动整改,计划通过组建“公路医生”专家团队等措施,用三年时间全面夯实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基层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公路交通安全环境。

狠抓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改整治

今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安全提升专项行动,狠抓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改整治。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3%和24.4%,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出行更加安全畅通。

——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及危险路段安全防护设施,通过增设辅道、归并道口等方式,封闭中分带非法开口、路侧非法接入口,整治遮挡视线绿化;通过加装护栏、安装示警桩、栽种树木等措施,完成临水路段、高路堤、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安全提升。对农村公路标志标线缺失损坏问题“发现一处、处置一处”。

——加快推进事故多发路段挂牌处置。深化交通运输和公安部门公路交通安全共管共治四项机制,推动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其中,徐州市公路、公安交警部门深化公路交通安全共管共治机制,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予以精准排查施策。无锡宜兴围绕“路、人、车、企”等环节,针对209县道(潘西线和戈潘线)加强综合治理,减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冲突。

——持续提升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加快推进年度公路安全防护提升任务,今年预计完成农村公路混合交通流量大、事故多发的平交路口等重点路段安防工程1.5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600座。大力推进“科技兴安”,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弯道预警系统、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等一系列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农村公路安全运行管理当中,苏州太仓303县道(太沙公路)在海丰农场路口设置行人过街预警系统,确保行人出行安全。

——着力强化公路安全隐患源头治理。加快推进省道公路网规划修编工作,从源头上优化路网布局,科学规划路网体系,尽量避开城镇区域,减少平交路口。通过加强222省道如东段、312国道无锡锡沪路至锡虞立交段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审核,严格控制普通国省道交叉口数量。镇江句容266省道句茅段两处交叉口通过整治提升取得良好的效果。

“公路医生”团队由多部门专家组成

此次“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是持续深化拓展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治理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夯实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目标,才开展了‘公路医生进乡村’行动。”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系统思维,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综合治理,推动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走在前、做示范,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底线,让人民群众出行更放心、更安心,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好先锋。

——抓重点,聚焦主业强防护。围绕持续增强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和桥梁改造,切实加强农村地区公路安全设施管养,加快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抓协作,形成合力求实效。强化省、市、县三级和交通、公安、应急部门联动协同,压紧压实责任,一体协同推进,建立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创新,积极探索寻突破。发挥好专家团队作用,注重科学号脉、靶向治疗,大力推进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实施“一路一策、一点一策”,努力探索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治理的好药方、新路子。

——抓党建,示范引领促提升。以建设党建联盟、打造党建品牌等为抓手,促进党建工作与专项行动紧密融合,让党旗在专项行动一线高高飘扬,共同筑牢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防线。

据了解,通过“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要构建完善“十百千”公路安全专家人才体系: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应急管理厅推荐公路交安设施、交通执法、道路安全管理、安全应急、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建立首批十名省级“公路医生”专家团队;各设区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全省百名市级“公路医生”专家团队;各县(市、区)共建立千名路长、网格员“公路医生”基层团队。

“公路医生”专家团队的建立,将有助于建立完善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三三”工作机制(即省、市、县三级联动,交通、公安、应急三部门协同,深入一线开展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三送”工作),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提供科学性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多层级跨部门的联动协同,切实保障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

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将挂牌督导

通过专项行动,“公路医生”专家团队将从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品质出发,每年选取交通事故多发、群众反响强烈的路段实施“222”挂牌督导,即省级每年向各设区市挂牌20条农村地区事故多发点段;各设区市每年向县(市、区)共挂牌200条事故多发点段;全省每年挂牌事故多发点段里程约2000公里,形成年度督导项目清单。

在此过程中,“公路医生”专家团队将深入一线开展“三进”行动。

“公路医生”进区县。选取部分农村区县乡镇,开展实地调研,科学评估农村公路安全运行状况,把脉区域性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症结,提出综合性治理措施,指导打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典型示范。

“公路医生”进路段。对督导项目按照“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的原则,从工程、管理等方面提出综合性整治提升建议,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指导安全提升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检查验收、效果评价等工作。

“公路医生”进讲堂。采取名师带徒、团队共建等方式,组织资深公路交通安全专家为基层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培训,切实提升全省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总体水平。

“科技兴安”新技术将得到合理推广应用

在苏州太仓一些农村公路的交叉口,当地安装了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当主路有车辆通过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支路行人注意穿行安全,当支路有行人或车辆进出时,LED预警屏提前提醒主路车辆减速。尤其在夜晚视线不良以及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该系统更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预警提醒作用。

类似行人过街预警系统等这样的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兴安”技术设备,在过往由交安设施、交通执法、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带入到农村公路安全管理工作中,今年全省已建成行人过街预警系统128处、弯道预警系统3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304座。

如今,这些资深专家将新技术应用的先进经验带到“公路医生”专家团队中,并按照“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的原则,在充分对农村公路进行实地调研、科学号脉、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合理推广应用,解决交叉口机动车行人冲突、视距不良等农村公路安全突出问题,努力探索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治理的好药方,让农村地区群众出行特别是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更加安全畅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