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小区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无锡市滨湖区立足区位特色,积极打造“红邻善治 绣美湖湾”小区党建品牌,启动小区党建幸福领航行动,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让小区党建聚“链”成势,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攀高向强,精绣靓丽湖湾高品质生活“新画卷”。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组织融合厚植“深根系”
“一个电话就把事情办妥了!昨天刚找网格员报修,很快物业就上门解决了问题,我们片区的党支部书记今天还来回访哩!”在水秀社区的水秀新村,居民邵阿姨对自家漏水问题的解决给出了五星好评。水秀新村是房龄近40年的老旧小区,老龄人口占比39%,在社区党委引领下,小区按地缘划分成立13个党支部,建立支委分片联户制度,推动小区内的英明物业党支部建成省级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切实把党组织建到了居民身边。
近年来,滨湖区结合“精网微格”工作体系构建,推动小区党组织和网格党组织深度融合,建立四级组织架构,在全区成立小区党支部516个,覆盖1691个微网格,设置党员中心户774户,同时,不断健全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系统联动的“1+3”物业管理机制,成立“红色物业”20个,持续打通小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先锋领跑 志愿服务 荟萃群英滋养“连心叶”
23名“两新第一书记”、12名助企联络员、7名网格管家……一支平均年龄约30岁的产业服务团队,每天奔走在红沙湾科学城产业小区的大小企业,今年以来,已为企业解决问题117个。在梁溪社区颐景花园商品房小区内,由退役军人党员黄广友牵头成立的20人规模的“红肩章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巡河、暑期帮教等公益活动,常态走访40余户独居老人、残疾人等。
滨湖区将小区党组织班子、居民自治团队、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党员等人员合理分工,积极推行小区人员配备“1+1+3”标准化制度,并积极开展小区“邻里人才池”建设,用好34名街道大工委委员、236名社区大党委委员资源,培育225名有威望、有情怀、有时间、有热情的治理“合伙人”,挖掘102名非遗人才,储备91名新业态志愿者,纳入小区治理志愿服务体系。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十聚焦十引领”先锋领跑行动,百余个机关党组织全覆盖下沉村(社区、园区),结合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等,助力民生服务、参与城市更新、投身志愿服务。
集成资源 精准服务 联通互融结出“幸福果”
“今年以来,小区管家已经上门提供健康问诊10次、营养餐配送35顿、助洁助浴18次!”家住美湖社区蠡湖家园安置房小区的李飞飞老人对“医疗+康养”服务赞不绝口。针对老年人多、医养需求大的现状,小区建成了流动医疗服务站、营养补给站、康复护理站,目前已吸纳3家三甲医院、5家社会服务组织、9家热心企业等资源为725名老人提供居家医养服务。
按照“服务跟着需求走”的原则,滨湖区构建以小区党组织为轴心,阵地联通、资源互通、项目融通的“一轴三通”服务矩阵。依托数字平台和微信群等线上阵地推广“居民点单、支部议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党群评单”服务模式,建成小区连心服务驿站65个、便民服务微站93个,形成“党群服务中心—连心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微站”三级服务体系,每年开展睦邻活动600余次,以点带面促阵地联通。搭建共驻共建载体,探索联政共建、联企共建、联银共建、联校共建等模式,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参与助老助残、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协同共进促资源互通。一体化推进头雁善治项目、枝叶关情民生微实事、幸福家园工程,每年开展约200个涉及小区治理的实事项目并进行评选,配套3000余万元专项激励资金,办实一批百姓急难愁盼之事。
太湖佳绝处,最美在滨湖!无锡市滨湖区以小区党建为抓手,打造了一批形质兼美的党群阵地、贴心美好的党群服务、宜居宜业的和美小区,为实现“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