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月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江苏正积极建设全省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全省政务“一朵云”体系,以更好地支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政务应用,全面满足政府数字化转型需求。
一网通达,“跑”着8900余个应用
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云,都是数字政府的底座。
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运行各级政务部门数字化履职的非涉密业务和不需在政务内网运行的业务,支撑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科学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工作需要。政务云是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运用云计算技术和智能化工具,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服务支撑、安全保障等共性资源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我省电子政务外网2017年投入运行,对上联通国家骨干网,省内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这张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行的基础骨干网络,目前共接入部门和单位2.26万余家,与政府履职相关的国有企业2600余家、终端47.3万余台,“跑”着各级各部门的8900余个应用,就像一条政务信息高速公路。
去年,国务院要求,按照省级统筹原则开展政务云建设,集约提供政务云服务。事实上,我省近年来已在积极推进全省政务云的建设,基本实现新增业务系统全部上云、存量业务系统有序迁移上云。目前,全省政务云承载7300余个业务应用系统,保障各级部门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各类业务应用有序开展。
为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云的建设迈向集约高效、安全可靠、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省政府办公厅不久前先后印发《江苏省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政务“一朵云”建设总体方案》。12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门解读上述管理办法与总体方案。
消除短板,满足数字政府更高需求
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文浩坦言,我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管理、运维,此前由省和市县各自负责,缺乏统一制度规范,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不到位,先进技术引进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在政务云建设方面,我省也存在顶层设计、集中投入、集约建设等方面的短板,总体保障能力不足,存量信息系统上云率不高,制约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充分共享。与此同时,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政务服务高效化,也对政务外网支撑服务能力、安全运行管理以及政务云的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去年4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自主安全“一朵云”、快捷通达“一张网”的任务。今年9月出台的管理办法,对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接入、集约建设、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等作出规定,旨在提升这张网的承载保障能力、高效协同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例如,对政务信息系统、终端的接入和连接要求,将有效消除“网络壁垒”和“数据高墙”,畅通数据共享“大动脉”;提升政务外网多层次接入承载能力,可为现场执法、移动办公、应急指挥、重大活动保障等业务提供网络保障;在视频采集、物联感知、热线电话、移动终端等成为社会治理主要信息入口的情况下,基于统一规范、协同互联的政务外网,可以打造灵敏高效、快速响应的智能感知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由“小带宽的应用服务”向“大带宽的感知应用”转变。
10月发布的“一朵云”建设总体方案,既明确全省政务“一朵云”体系架构、建设布局和实施路径等方面的要求,也勾勒了“这朵云”的模样——布局科学合理、服务能力全面、运营规范高效、运维专业智能、安全自主可控。无疑,这样的“云”,将极大地推动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创新发展,强力托起数字政府建设。
明晰职责,协同建好“网”与“云”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财政厅副厅长师庆国介绍,今年省财政安排4000万元支持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省财政安排1.75亿元支持2022年度政务云扩容项目立项实施,并将对今年及以后年度的政务云扩容项目予以积极支持。省财政还将统筹安排项目运维经费,确保省电子政务外网和省政务“一朵云”建成后安全稳定运行。
省级政务外网和全省政务“一朵云”的主管部门、运行管理机构,分别是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它们将怎样发力、夯实、升级数字政府的底座?
省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吴中东说,对于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将制定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规范、运维管理规范和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着力防范避免网络运营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能够及时高效处置突发网络安全事件,保障政务网络、政务信息系统和政务数据安全。
“打造全国政务云建设的标杆。”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明表示。1个省级核心节点和13个市级骨干节点组成的全省政务“一朵云”,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建设、统一管理。今后,各级部门单位原则上不再建设、扩容或外租云资源,现有自建基础设施在生命周期结束后自然淘汰,外租云资源到期后不再续租。2027年底前,全省政务“一朵云”体系建成,各级各部门基于政务云技术架构开展系统集成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统一上云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