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交通事故法援中心真情暖人心
时间:2023-12-07 07:57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我母亲被汽车撞成重伤,住院30天,对方不给赔偿,请帮我们讨回公道!”近日,扬州市江都区市民李某来到新区中队交通事故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他年过八旬的老母亲寻求法律援助。李某家境困难,因肇事方拒绝赔偿,母亲的住院费用成了难题。他在网上看到法律援助宣传片,所以来求助。在法律援助律师帮助下,经法院判决,李某母亲最终拿到了12万余元的赔偿款。李某激动之余,送来“真情温暖感人心,为民维权解难事”锦旗。这已是该法援工作站收到的第三面锦旗,江都法律援助中心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都帮忙”。

江都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霍新说:“交通事故法律援助工作站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从源头有效化解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维护了困难群体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合法权益。”

为解决交通事故索赔难的问题,江都区司法局在江都交警大队新区中队成立了首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该中队辖区内每年发生交通事故数占全区交通事故数20%以上,有大量法律援助需求。工作站成立后,在群众心中树立起“援入你心,平安是金”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值班律师解答交通事故咨询256人次,代拟法律文书36件,办理交通事故法律援助案件63件,帮助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人性化为宗旨,“都帮忙”援到心里

李某提到的宣传片,是江都法律援助中心拍摄的《援入你心·平安是金》交通事故法律援助专题宣传片。今年以来,该宣传片在江都普法、智慧江都等网络平台展播,累计近万人次观看,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援助知晓率。

江都交通事故法律援助工作站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为群众降低维权成本,同时宣讲法律援助知识,解读法律援助的形式和范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书、调解、法律援助办理等服务。服务对象包含未成年人、7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农村低收入人群等,在援助范围上做到全面覆盖。工作站在醒目位置设置标识标牌,公示工作站工作职能、法律援助申请条件、联系方式和工作流程,咨询接待窗口设置助听器、老花镜、轮椅等设施,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办理业务,帮助经济困难的受援人协调减免鉴定费用。

专业化为保障,“都帮忙”援在身边

为提升援助服务效能,江都区司法局指派律师定期在站点值班,为当事人提供“事故处理+法律咨询+代拟文书+援助申请”的一站式服务,并组织有5年以上交通事故经验的律师成立交通事故援助专家队,处理疑难交通事故理赔。在道路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进行知识宣讲,发放《法律援助服务指南》《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手册》等资料,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文明意识。

工作站与交警大队民警密切协作,定期组织工作站人员、交警学习《法律援助站点十问必答》《法律援助服务指南》《交通事故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等,提高工作人员法律援助业务水平。同时,建立法律援助告知制度,遇到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民警会告知其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并转交值班律师。

2个月前,谭某被撞身亡。其母亲身患残疾,父亲打零工,儿子的死亡给这个艰难的家庭造成巨大的打击和伤害。交警在处理这起事故时发现谭某父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于是带两位老人到工作站申请援助。工作站迅速启动法援“绿色通道”。在法援律师的协助下,近日谭某父母前往法院签署《调解书》,并当场收到了第一期赔偿款。

标准化为抓手,“都帮忙”援即优质

为提高工作站法律援助质量,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回访受援人、律师自评、中心测评、同行评估等方式,对法律援助办案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提示,跟踪监督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实现受援人满意度100%。

工作站建立咨询接待登记制度、服务监督等制度和法律援助庭审旁听制度,针对事故责任存在争议、3人以上交通事故纠纷,工作人员会参与案件庭审旁听,监督律师依法依规提供法律援助。

“今年我们共新建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困难群众提供援助。”江都区司法局副局长樊平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