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镇江1489家工业“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

时间:2023-03-01 15:53 来源:镇江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源头治理,守护蓝天。2022年以来,镇江以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推进工业企业规范集约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经摸排梳理出来的1489家工业“散乱污”企业,截至2022年底全部完成整治。其中,关停取缔700家,升级改造724家,整合搬迁65家。一个个数字,见证了镇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奋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根据《镇江市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方案》,镇江建立起由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发改委、政务办等15个部门及8个板块,共同参与的专项行动工作组,细化职责分工、设定整治时限,条线联动推动整治工作。

常态执法,凝聚合力。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镇江敢于动真碰硬,生态、应急、自然资源、城管等部门有效整合执法力量,加大综合执法和司法联动打击力度。各地工作专班累计出动5855人次开展检查巡查和联合执法。

不仅如此,市级工作专班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加大对工业“散乱污”企业检查整治力度。其中,镇江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均次数244.6次,累计下达处罚决定书748件;镇江市城管局督促属地处置涉及工业“散乱污”企业违法建设48处,拆除面积约3.6万平方米。

“大力度”换来“成效显”。据统计,关停取缔、整合搬迁类企业整治累计腾退土地1800余亩,腾出用能指标7600余吨标准煤(等价值),升级改造类企业实现氮氧化物减排300余吨、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200余吨;水环境方面,实现有机物减排300余吨、氨氮减排100余吨、总氮减排40余吨。

从整治期间督查执法情况看,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难点主要聚焦在如何实现常态长效管控上。一方面,企业隐蔽性、反复性极强,极易出现“死灰复燃”和异地转移问题,需要各地开展常态化排查;另一方面,升级改造类企业加装环保设施后,受经济效益和市场环境影响,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需要生态部门加强日常监管。

对此,镇江各地结合实际推出长效管控举措,逐步推动产业结构绿色集约规范发展。以丹徒区为例,该区出台《丹徒区“散乱污”企业整治常态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从常态长效排查、规范化流程化处置、舆论引导监督、闲置资产提级监管等方面着手,巩固专项行动成效,推动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常态长效规范发展。

今年,市级专班将联合各职能部门指导各地用好腾挪出的土地、用能、排污等指标,结合园区整合工作,使各类要素向重大项目集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腾笼换鸟”,做好整治的“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