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江苏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共谱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时间:2023-04-02 06:57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等生”的江苏,正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为指引,奋力绘制协调发展的生动画卷。

消费挖潜,奏响乡村“春之歌”

3月末,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老山北麓的黎家营民宿村草木葱茏、繁花盛开。“开春天气回暖,又恰逢‘金花节’开幕,村里来踏青住宿的游客络绎不绝。”浦口区永宁街道大埝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黎家营民宿村负责人杨坤告诉记者,“我们在提供餐饮住宿之余,还把草鸡蛋、桃子、青虾等特色农产品集纳起来,统一包装对外销售,特别受游客欢迎。”

扩内需,最大潜力在乡村。在乡村振兴的场景中,有效促进乡村地区消费提质增效是重要一环。3月31日启动的第十四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推出百余项融乡情乡风乡韵乡愁于一体的特色文旅活动,“以节促销”深挖消费潜力;丰县近日开展“淮海新消费·乐购凤城”春季促消费活动,发放40万元汽车类消费券,吸引许多镇村居民;启东市全面推进“数商兴农”,开展直播助农产销对接,2022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我省各地持续通过各种举措不断改善乡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让乡村百姓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让乡村特产和农产品叫得响、卖得俏。

“乡村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文化遗产多样、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拥有着宝贵的生产要素和发展潜力。”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爱军认为,目前乡村消费市场挖潜仍不充分,主要源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供给结构不合理和消费者信任度低等问题。

顺应广大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突出问题和关键诉求,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消费迈上新台阶。刘爱军建议,一方面要优化农村三级物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同时加强电商渠道建设,让消费者更方便地购买乡村特产和农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乡村品牌体系,通过“富脑袋”促进“富口袋”,持续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进一步激活乡村消费市场潜能。

要素流动,打通城乡“中梗阻”

走进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令人眼前一亮。“以前都是老房子,路也不好走,现在住上二层小楼,通了燃气,出门全是水泥路沥青路,环境也好了。”村民张维宏说。

在广袤的江苏大地,乡村与城市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2022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1∶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在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副处长李江涛看来,长期以来,由于城乡户籍壁垒、用地市场分割等制度性障碍,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主要由农村单向流入城市,导致农村发展动力不强、后劲不足。“当前关键任务是畅通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通道,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推动各类要素出城入乡,加快助力乡村实现振兴。”

2019年以来,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为突破口,我省加快探索“富庶之城”和“鱼米之乡”融合的江南实践。南京市溧水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异地调整入市、多个所有权人共同入市等多种模式,唤醒乡村“沉睡资源”;南京市高淳区构建全国首个县域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以考核“指挥棒”科学评判绿水青山“含金量”。

“城乡要素流通中,劳动力作为最具活力的要素处于关键位置。”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特约研究员,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建议,首先应提高城市包容度,为外来人口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其次要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如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服务,为乡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城乡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战略引领,下好区域“一盘棋”

建成全国最密的高铁网,区域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大幅提升;一张“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帮助长三角中小微科创企业迅速找到优质服务机构,缓解资金“燃眉之急”;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申请人少跑腿,给“长三角人”异地办事增便利……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日益融合成一个整体。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2018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多个领域的一体化,为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合作增势赋能。“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为牵引,是江苏积极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的一大特色,也是江苏在区域协调与城乡协调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主要原因。”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

从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重塑全省发展布局,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的转变;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着力破解“重化围江”,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完成绿色“蝶变”;再到南北共建园区的4家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和3家省级特色园区先后获批,去年7家共建园区完成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80亿元——我省充分发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打破区域间的发展壁垒。

“近些年来,江苏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极大地降低了产业同质化竞争的风险。”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现代化评价中心主任周睿认为,尽管如此,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区域壁垒依然存在,亟需建立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周睿建议,首先要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科学认识,意识到“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其次要因地制宜强化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进一步明确本地产业发展方向,在充分融入国内外分工的基础上做大做强,而不是搞封闭的“区域小循环”;此外,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数字技术可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加快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共享,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赶超提供契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