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278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抗旱工作,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的提案)
时间:2023-07-20 17:57 来源:江苏省水利厅 字体:[ ]

许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抗旱工作,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的提案》收悉,经与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江苏银保监局等有关部门会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托我省健全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较为完备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体系,成功防御了2019年苏北地区60年一遇气象干旱、2020年春季苏北地区严重干旱等;特别是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我省苏北地区遭遇春夏旱,出梅后淮河以南地区遭遇夏伏旱并发展至全省夏秋连旱,面对严峻的干旱态势,我省早部署早安排,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全力蓄水调水引水管水,保证了全省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航运等用水,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关于抗旱工作机制

我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特别是2021年以来,我省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明确由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进一步强化了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持续修订完善各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形成了流域、区域、重要节点工程等多层次的水量调度方案体系,全省丘陵地区、淮北高亢地区的县市均编制了抗旱保灌应急预案,大中型水库制定“一库一策”供水保障方案,并有针对性地细化完善了夏栽供水方案。持续加强应急抗旱队伍建设,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二、关于提升工程设施

近年来,我省多渠道增加财政资金支持抗旱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在保证足额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体系运行、维护基础上,近年来新实施了郑集河输水扩大、新孟河延伸拓浚、固城湖水碧桥泵站、石臼湖永宏泵站等水资源调配及中小河治理等工程,进一步提高区域输配水能力,改善引补水水源条件。对各地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改造提升,主要水库及塘坝清淤扩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山丘区翻水线路及抗旱灌溉泵站进一步完善,提高蓄水、抗旱引水、应急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关于提高农业抗旱抗风险能力

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全省各级“三农”干部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指导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发布预警信息及技术指导意见,全力克服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加强风险管理,发挥农险民生功能,从灾后理赔转向灾前预警、灾中救助前置,保险公司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响应机制,开展科技赋能农险,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方法,精准承保、快速定损、合理理赔。

四、关于加强用水控制管理

坚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水资源管控指标,全省年度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国家下达的620亿立方米目标以内,出台全国首个用水统计规范性文件,持续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与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定节水评价实施意见,累计开展1258个项目节水评价;75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出台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办法、农业水价核定办法;省财政下达资金,用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以及用水管理机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深化。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强高耗水企业节水型企业建设,建设节水型工业园区;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推广节水型卫生洁具使用;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出台《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我省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线上线下组织节水宣传活动,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江苏卫视在线访谈、“政风热线”、新华日报等科普节水知识,推进节水宣传进企业、社区、机关、校园、农村等活动,“丰水地区也要节水”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部门协作,完善抗旱机制体制,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和河网输配水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管控,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和政策性农险制度,不断提升抗旱减灾工作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抗旱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水利厅   

2023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