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龚成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江苏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等部门,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方面
江苏沿海沿海地势平坦,海岸线约954千米,海域面积约3.75万平方千米,近海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海上风电场开发建设条件,开发前景广阔。截至2022年底,我省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1183万千瓦,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一)支持海上风电项目纳入国家补助目录。为支持我省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促进海上风电产业降本增效,2012年以来,我省积极组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目录,累计支持我省风电装机规模529万千瓦。根据现行政策要求,海上风电项目可以进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
(二)科学规划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为充分发挥我省海洋空间优势,推动我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我委组织有关单位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积极开展“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21年将“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上报国家能源局。我们正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沟通对接,为后续积极有序推进我省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创造条件。
(三)竞争性配置海上风电资源。为更好发挥我省海上风电的规模效应,推动风电产业和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公平公正、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组织开展了2021年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工作。为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省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电价仍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
二、关于推进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方面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海上风电产业科技创新,坚持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同步发力,并运用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等持续打造良好创新生态,为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方面。引导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品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远东电缆“海上超大功率风电机组用110kV高压耐扭智能电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常州博瑞“面向海上风电送出的柔性低频输电换频装备”等关键技术核心攻关项目立项,认定南京高速齿轮“FD2350Y型风力发电齿轮箱”、国电联合动力“超低风速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等省首台套重大装备18个。“十三五”以来,依托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共组织实施25项省科技计划项目,安排省拨资金2亿元左右,带动社会投入超10亿元。在风电发电机领域,实现超大型直驱式海上风电转子房、高性能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等关键技术和部件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风电整机领域,突破了高压海缆系统、抗冲击长效耐蚀主轴、风电逆变器用IGBT混合模块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风电向10MW及以上功率的高端跨越;在风电叶片领域,有望打破国外在拉挤碳梁成型领域的技术壁垒,实现风电叶片产业的技术升级换代。
(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相继建成了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金风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中材科技江苏省风电叶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能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国家、省级创新平台。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布局建设风力发电领域重点实验室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40家,形成了有效的行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了产学研创新合作。
(三)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风电产业创新型企业集群。实施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遴选远景能源、金风科技、中复连众、南京高精传动等7家创新能力突出、先发优势显著的风电产业相关领域优秀企业入库培育,并在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专业化科技创业载体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风电装备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培育入库高新技术企业70余家,成为支撑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启动实施促进中小企业研发“春风”专项行动,通过育新苗、强内功、促提升、聚人才、惠政策五大行动,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170余家风电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培育南京欧陆电气、天顺新能源等专精特新企业20家;大力推动盐城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江苏阜宁风电装备产业园、江苏大丰风电产业园等吸引了一大批风电产业领域企业落户,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四)绿色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方面。为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包括海上风电产业领域在内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重大技术平台等项目建设;设立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每年安排6亿元,支持在风电、光伏等产业领域进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省已启动省碳达峰碳中和投资基金设立工作,基金设立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其投资领域重点围绕绿色能源等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产业,可覆盖海上风电产业领域,通过发挥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撬动作用,带动、吸引市县资金和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培育一批包括海上风电有关产业在内的科技实力强、创新能力优、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优秀项目和企业。
三、关于提升海上风电消纳能力方面
2019年以来,完成沿海二通道(丰海、通海、射阳输变电工程)、东二通道(凤城~梅里线路工程)、西三通道(盱眙特高压~秋藤工程)三大工程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配套电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和核准工作,及时开工建设、建成投产,有力保障了新能源项目并网消纳。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沿海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我们正按照“就近不就远,就低不就高,就简不就繁”的电从身边来原则,深入开展沿海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引导产业在江北沿海布局,促进海上风电就近消纳。
衷心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