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发布
时间:2023-07-04 10:04 来源: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6月30日,连云港市发布《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2-2030)》(下称《规划》)。《规划》指出,该市将构建“一湾两绿八廊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总体布局,进一步制定“一体两翼三支撑”的保护体系和“四个提升”的奋斗目标,明确规划内容和重点工程项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共同维护、创建“山海交汇生态兴”的美丽港城。

为进一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连云港市发布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初步建立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建立“1+2+N”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和“一湾两绿八廊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林木覆盖率达到27%,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重点物种保护率达到90%以上,生态系统状况、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产资源不下降,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可持续利用机制基本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湾两绿八廊多点”是连云港市生态保护的总体布局。“一湾”即海州湾滨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两绿”即中部云合山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西部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八廊”即龙王河、青口河、新沭河、蔷薇河一临洪河、古泊善后河、通榆河、新沂河、灌河8条河流生态廊道;“多点”即由城市公园绿地 附属绿地、湖泊水库、小型河流等组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节点网络。

“1+2+N”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即建设1个区域综合站(云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2个观测样区(临洪河口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石梁河水库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N个固定观测样地(下辖各区(县)选1-2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进行建设)。

《规划》根据本市自然条件,科学识别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主要包括:龙王河口、兴庄河口、青口河口、临洪河口等滨海湿地,前三岛等海岛,云台山区等山地丘陵,石梁河水库、安峰山水库等内陆湖库,新沂河、灌河、青口河等河流湿地。

同时,划定黄渤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即龙王河口-临洪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前三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云合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石梁河水库生物多样性保扩优先区、埒子口-灌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此外,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根据野大豆、半蹼鹬、震旦鸦雀、黄嘴白鹭、豹猫、四鳃鲈鱼等珍稀滋危物种分布范围,合理新建、扩大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14个湿地公园。在云合山、前三岛、青松岭等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区域设置隔离设施(围栏)标识警示设施(标志碑、警示牌)、看护设施(瞭望塔、看护房、巡护路、连接路)等,并在该区域对目标物种现状、生境变化状况、资源变化动态和趋势开展定位监测。保护水榆花楸、流苏树、红楠、南京椴、羊踯躅、滨海前胡等乡士植物所在的栖息地。严格保护好现有548株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设立保护标志,完善保护设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