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宿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全场景覆盖
时间:2023-08-24 15:29 来源:宿迁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今年以来,宿迁市按照国家、省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统一部署,主动顺应数字化改革趋势,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试点应用,有效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宿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三个交易领域应用,覆盖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提交、专家评审费、中介服务费以及合同款支付等全流程全场景,应用频次超4000次,结算金额达1.5亿元。

一、选定部分场景,市本级在全省率先先行先试。今年3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第一时间向交易各方主体宣贯推介。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场所,有专人宣传数字人民币,为交易主体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和数字人民币支付提供现场咨询和指导。首批梳理包含评审费支付、保证金收退、产权交易成价款支付等6个试点应用场景,推出以数字人民币提交投标保证金享受8折优惠的激励政策。修改调整招标文件模板,明确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提交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的相关要求和流程。4月21日,全省首笔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提交投保保证金在宿迁落地;5月25日,该市在宿城经开区兰普诺厂房转让项目成功结算首笔超千万元的数字人民币,涉及金额4343.06万元。

二、分步稳妥推进,实现全市域全场景统一应用。在首批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成果,将成熟、高频应用场景向市辖的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广。召开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字人民币推进讨论会,以“周统计、月会办、双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共同排查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和办法。针对招标体量较大的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以及投标活跃度较高的企业,市、县交易中心对数字人民币场景运用开展上门帮办和指导,形成包含中介服务费、合同价款支付等第二批、第三批应用场景。8月16日,宿迁首笔工程进度款数字人民币支付在市民活动中心项目中落地。至此,宿迁市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流程全场景应用。

三、优化交易系统,增强应用场景技术支撑。探索数字人民币融入数字交易,支持交易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在以数字人民币支付评标费用时,通过优化评标系统,增设评标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记录功能,实现自动计算评标时限,自动计算评标费用,解决以往招标人、评标专家对评标费用存在争议问题。因数字人民币支付来源更透明,尤其在投标保证金提交环节,为电子交易平台确认资金来源,追溯投标人串通投标行为提供路径。同时,数字人民币的生物识别、智能合约等,也为标后有关招标采购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工程预付款资金管理等提供新思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