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奋力打造一流知识产权强市
时间:2024-01-19 16:08 来源:南通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2023年,南通市加快构建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生态体系,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南通市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考核中跃升至全国第13位,获批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项目,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公示名单。

政策激励,创新创造活力迸发

2023年,南通市共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9项、首届江苏专利奖7项,一批闪耀的高价值专利硕果,见证着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铿锵步伐。

南通市持续优化政策举措,激发企业释放创新活力。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维权补助等18项知识产权政策纳入“新科创30条”;3条知识产权举措纳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66条”;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知识产权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十条措施》。

南通市深入实施“旗舰领航”行动和专利培育“滴灌计划”,以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培育企业等4400家企业为重点,实行“一企两员”制度和梯次化培育引导策略,赋能企业壮大蝶变。南通市“滴灌计划”行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

截至2023年底,南通市有效发明专利量4.5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8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22万件。2023年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1家,居全省第二。发明创造量质并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知识产权支撑。

从严从快,高效护航创新之路

2023年,南通市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突出家纺、电动工具、电商等重点行业领域治理,全年办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案件1560件。探索“四个一”专利行政裁决工作体系,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承办全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部署推进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实体化运行“企业打假维权中心”,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护航、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

司法保护增效,加速凝聚合力。南通市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审合一”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检合一”机制,知识产权“严、大、快、同”保护格局逐步完善。

协同联动,载体建设升级迭代

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22个月缩短至3-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从7-8个月缩短至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从1-3个月缩短至5-7天——这些都是“国字号”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绿色通道创造的“加速度”。

以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核心,南通市深入推进“1+2+N”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持续擦亮南通知识产权保护金字招牌。

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备案主体6693家,2023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683件,通过预审通道获发明专利授权2287件。通州家纺知识产权快维中心预审服务范围新增服装、刺绣品等7个类别,拓宽至16个洛迦诺分类,年度绩效考核排名全国前三;海安家具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去年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设。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职能向县域延伸,依托开发园区,崇川、如皋保护分中心建成运行。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2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服务中心实现市域全覆盖,共治格局进一步筑牢。

以“知”增“资”,转化运用效益凸显

优质知识产权要从“书架”走上“货架”,才能由“知产”变“资产”,进而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南通市实施专利转化“雨露计划”,打造“通知贷”服务品牌,助力提升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效益。去年,“旗舰领航”1号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启动实施;发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17件,实现质押融资3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连续三年翻番,惠及中小企业超过1500家,2023年质押融资额突破82亿元,创历史新高。“南通家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优势”,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胜势”。南通市持续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586家企业贯标备案,94家企业通过绩效评价。引导企业实施ISO56005国际标准,49家企业入选省首批实施试点。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305家企业备案专利产品674件。去年,全市获批省知识产权战推项目8项,中天装备获省高价值专利项目立项。首次开展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和知识产权战推项目,分别立项10项。

升级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问题导向,精准服务。针对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应对问题,南通市实施知识产权“指南针计划”,为80家拟上市、走出去企业提供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服务。开发南通市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落地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指导梦百合、当升科技等企业应对商标抢注、专利无效等纠纷案件20余件。实施商业秘密“保险箱计划”,形成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协同作战的“铜墙铁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力。

随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南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揭牌运行;“知联侨”知识产权海外服务模式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去年,全市新增专利代理主营服务机构5家,省级知识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评估验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