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稳步推动农业产业改革
时间:2024-01-25 16:37 来源:镇江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改革创新领域,农业产业的相关改革理应冲锋在前。

2023年,镇江稳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建设,组织了《镇江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3-2025)》编制工作,规划出“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精品水产、现代畜禽、品牌茶果、特色园艺”6条产业链。同时,因业制宜,建立“接二联三”的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结合6条全产业链,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优化整合,按照园区产业错位发展、特色布局的思路,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园区产业基本覆盖了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休闲农业等四大类,逐渐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全产业链推进、多模式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30家园区累计招引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392个,总投资约162.4亿元,充分发挥了项目承载的载体功能。

在农业主体提升机制改革方面,镇江全面落实《关于印发镇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振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镇农发〔2022〕96号),2023年分别新增省、市、县(市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1家、60家、130家,新增2个省级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新增31家市级示范社,新增1个省级合作社典型案例;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分别有23个家庭农场、23个合作社入选江苏省“头雁”家庭农场、“头雁”合作社,分别有2个、5个农业企业入选江苏省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全市共建成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6个,丹徒区启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建设试点。

在推动数字农业建设机制提档升级方面,全市制定并实施《镇江市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要点,下发了《镇江市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重点任务分解表》,全市各市、县每年安排智慧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共计1000万元。

镇江加快物联网示范建设,2023年共扶持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点48个;省级农业数字化建设重点任务7个,其中智慧农业园区1个、智慧渔业园区1个、数字农场2个、数字牧场1个、数字渔场2个;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家。在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方面,2023年全市共建成农产品直播示范基地20余个,前三季度镇江网上营销主体数量3408个,网店数3452个,其中自建平台1281个,第三方平台网店数量2171个。农产品电商销售额46.98亿元,销售额稳步增长。

在农业农村工作改革中,富民强村帮促机制的丰富是重要一环。

2023年,镇江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书记领航”项目的有效实施路径,制定印发《党支部“书记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确定2023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党支部“书记项目”的通知》,组织实施了10个党支部“书记项目”,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一线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同时,深化“六个一”挂钩,2023年,共计15位市领导、72位市(区)领导调研走访经济相对薄弱村,走访慰问农村低收入群众1069户1802人,98位第一书记积极履职,协调引进各类项目23个,落实帮促资金资源折价1183万元,进行科技指导34场次,开展各类文化公益志愿活动31场。此外,积极开展消费帮促,按季度更新98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农产品目录,共收录信息232条,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经济相对薄弱村农副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市已采购988万余元。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机制方面,镇江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全市共清查村组集体资产170.0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7.97亿元。同时,持续推进省“苏智农经”平台建设,2023年共举办市、县、镇级平台培训班14场次262人,目前全市已启用省平台进行账务处理和资产资源合同管理。此外,开展“政经分开”,2023年丹徒区44个村、扬中市74个村已基本完成“政经分开”,鼓励有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以股份分红形式进行分配,全市累计股份分红3709万元。

2023年,镇江还积极完善种粮保障机制,探索粮田“小田并大田”实施路径,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

句容郭庄由村集体牵头,将各家各户分散耕种的167块“巴掌田”进行集中流转,合并成16块大田,实现粮食生产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规模化转变。2023年全市高标准农田验收建成面积4.4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120.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3.8%。

在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养老保险补贴政策的探索中,镇江经开区出台了《家庭农场主养老保险补贴实施方案(试行)》,2023年补贴惠及农场主6人,补贴金额1.245万元,计划今年进一步完善补贴方案,扩大补贴规模。

农业农村工作面广量大,设计的改革任务也是多种多样。

在宅基地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过程中,镇江总结推广扬中市宅基地线上审批及闲置宅基地线上交易的经验,开展宅基地“线上审批和闲置宅基地及住宅线上交易”两项省级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部署安装操作系统31个乡镇,培训共计8场次312人次,占能够审批宅基地乡镇总数的77.5%。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共收到宅基地申请1368宗,实际审批宅基地1272宗;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51宗,盘活面积6820平方米,每户可年增收一两万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2023年,镇江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落实《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与市委人才办联合评选出第一批优秀“新农人”培养对象31名;抓紧抓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52期,培训高素质农民5856人。同时,创新培育载体,组织开展第三批省、市级田间课堂申报评选工作,预计分别新增5家、12家。此外,镇江还举办“乡村‘镇’兴·亚夫大讲堂”活动4期,提升“三农”干部干事热情;依托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为引领,着力培养44名示范带头人,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