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常州市“双百”攻坚为乡村振兴增动能
时间:2024-03-15 16:13 来源:常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常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效较好,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但受限于区位等因素,镇村之间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常州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系统思维,按照“一年过半、两年基本完成、三年扫尾”的进度安排,狠抓薄弱点、激活增长点,力争到2025年完成“双百”攻坚行动。

“一竿到底”落实政策。常州市加大支持力度,针对金融惠农、规划建设、绩效激励、税收减免等重点环节,出台8个方面“一揽子”支持政策,专门安排不低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村产业发展用地,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年下达扶持资金2000万元,对基础好、成长性强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组织金融机构对集体经济项目贷款进行财政贴息补助,落实村承担的工作事项“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以真金白银投入、真心实意支持,持续挖掘“三农”潜力,着力破解发展“瓶颈”。

“一村一策”盘活资源。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既抓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5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又关注面广量大200万左右的“中间层”。逐村研判分析,明确发展路径、帮扶事项、保障措施,每年提出年度“双百”攻坚行动计划。区镇指导“双百”攻坚村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基础等,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模式,“一村一策”研究确定村级增收项目,充分激活村级组织“造血”能力,确保经济实力偏弱的村至少形成1个稳定的致富增收项目、经济实力较强的村至少创成1个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产业。

做强人才支撑。实施“龙城英才计划”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市级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加强“新农人”培育,鼓励他们带着项目、资金、技术和成果,服务“双百”攻坚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农业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广阔舞台。推动大学生返乡下乡、创新创业,重点资助100个优秀创业项目、建设5家大学生农业领域和乡村振兴创业园区,邀请退休干部、优秀村书记、农业科技专家、企业家等担任村级发展指导员。完善人才服务保障,竣工人才公寓11.77万套,更大力度吸引人才“青春留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