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银发助餐点是南京市持续推动为老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京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助餐是所有养老服务中最大量、最共同、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最受老人欢迎的服务。
据介绍,南京于2014年开展老年助餐工作,经过10年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银发助餐点1397个,主城区和大部分郊区已基本实现社区(村)全覆盖。2023年,全市340多万人次老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暖心饭。
按照相关政策,政府养老扶助对象每天用餐补贴5元封顶,失能的给予每餐3元送餐补贴。非政府养老扶助对象75周岁及以上老人,每天用餐补贴标准2.5元封顶。对助餐点运营主体,根据服务量每年最高奖补15万元,对中心厨房每年最高奖补25万元;对符合市级示范性银发助餐点标准的,按项目实际建设投入的8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市还在秦淮、建邺、江宁等区探索市场化助餐模式,在社会餐饮企业开辟专门助餐区域,经区民政部门认定,配备人脸识别、刷卡等设备,开展为老助餐服务。对市场化餐饮企业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的,用餐补贴标准在上述基础上增加1元/天。目前,从老人用餐量最大的午餐来看,51%的助餐点午餐价格在10元以内,47%在11-20元。
下一步,南京市将做细做实银发助餐工作。推动助餐点根据老人实际需求,延长服务时间,力争六成以上助餐点每天能提供两餐服务。同时,完善老年助餐市场准入机制,引导更多经营主体加入银发助餐,实现助餐点的扩面提质。引导餐饮企业丰富用餐体验,实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