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09-10 20:35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优化强化宏观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既要根据已出台政策的施行情况狠抓落实、加快进度,也要研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经省政府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方面负责人介绍解读《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先生,省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徐洪女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志远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先生,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津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川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金宏先生。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首先,请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先生介绍情况。

沈剑荣(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长期以来对江苏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支持。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若干政策措施》。下面,我作简要介绍。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的重大要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近期,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推出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作为首要任务进行安排。经过多方共同研究,包括听取企业家代表等意见,立足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持长短结合、有所侧重,围绕稳增长、提质效、惠民生、优服务,努力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去年出台“28条”政策和前期政策储备基础上,适度加力、更加精准,研究出台了新一批增量政策。这一批政策共33条,总体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约涉及200个政策点。

第一个方面,聚焦扩大有效需求,提出4个部分共14条政策措施。

一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今年以来,消费市场稳步扩容,但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够充分。《若干政策措施》从消费品以旧换新、壮大服务消费、增加居民收入等三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加大力度支持汽车、绿色家电等领域以旧换新,在前期基础上,国家切块资金对我省予以新的支持、省级同步配套安排,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补贴金额进一步提高,目前具体实施方案已经公布。多措并举突出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安排1.65亿元支持各地扩大文旅消费服务,通过发放消费券持续开展电影惠民消费活动,明确在城市公园的开敞空间加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多渠道支持居民收入增长,今明两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都将按照不低于8%的增幅进行调整,稳步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推动技术工人技能、薪酬双提升,激活更多消费潜能。

二是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干政策措施》从推进“两重”谋划建设、加大设备更新支持力度、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进一步拓展设备更新支持范畴,涉及工业、环境基础设施等10余个行业,并专门提出省财政加大对化工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服务业重大项目清单。进一步突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提出全面推动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提高产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审批效率,依法依规实行“交地即交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谋划建设,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等社会关注的项目尽早开工。

三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普遍反映看,老百姓对住有宜居仍然有很多期待,需要我们持续“上新”。《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好房子”供给、盘活存量房源、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满足改善型住宅需要,提出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进一步降低置业成本。积极鼓励“以旧换新”,支持各地因城施策扩大房票购买不动产范围,让大家有更多选择空间。同时,进一步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可以提取用于自住住房电梯新建和更新改造,还可以在实际工作地提取用于租房。

四是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今年我省外贸进出口增势良好,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我省将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坚定外商投资和看好江苏的信心。《若干政策措施》从巩固外贸基本盘、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服务企业“走出去”等四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每年补贴企业参加200场以上境外重点展会,打造智能家电、汽摩配件等3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帮助更多企业拓展海外商机。支持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依法依规给予资金和便利化措施支持,同时鼓励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利润再投资项目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为企业便利化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通过业务流程的精简和结算效率的提高,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

第二个方面,聚焦增强发展动能,提出3个部分共11条政策措施。

一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若干政策措施》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加快首批14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落地投资,启动设立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增量资金投入和存量股权份额接续支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支持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加力推进更多企业焕新升级,制定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规上工业企业将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向中小企业延伸。同时,培育新的增长点,对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提出支持举措。

二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民营企业投资兴业、蓬勃发展的热土,今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民间投资等增势良好。年初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条”,《若干政策措施》从优化市场环境、扩大民间投资、保护合法权益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力支持举措。包括: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项目面向中小民营企业预留一定份额;制定省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相关政策措施,并明确省属国企带头落实。全面增强投资信心,落实“非禁即入”要求,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等推出更多具有稳定收益的好项目;同步建立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今年已组织开展重大项目“融资服务推进月”活动,力争年内推动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落实授信融资超过1600亿元。最大限度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规范涉案资产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严禁违规适用强制措施。

三是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若干政策措施》从保障粮食生产、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两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亩均投资标准提高至2350元。对符合财政专项资金用途的智慧农业园区、数字农场(牧场、渔场)予以支持。省级财政对中央资金补助之外新增海洋牧场建设内容予以补助。

第三个方面,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提出4条政策举措。将经济政策的重心更多转向惠民生,是本次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若干政策措施》从健全就业优先政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落实生育养育支持政策、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聚焦重点群体发展需要,明确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帮扶不少于5万名困难群体人员就业。聚焦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难题,深挖资源潜力,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聚焦全链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出制定专门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实行多孩家庭子女入学(入园)“长幼随学”。聚焦促进新江苏人进得来留得住,除南京、苏州外其他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第四个方面,聚焦提升服务效能,提出2个部分共4条政策举措。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多渠道加强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听取企业家对涉企规划及政策的意见建议,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此次文件侧重两个方面:

一是强化优质金融服务供给。《若干政策措施》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两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降低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申报门槛。今年首批贴息贷款规模为300亿元,省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设区市统筹再贴息1个百分点,后期将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做到“应贴尽贴”。给予符合条件的“苏质贷”小微企业贷款不超过年化1%的贴息支持。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落地拓面,解决私募股权行业退出渠道单一的问题。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

二是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若干政策措施》从优化企业服务、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两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为综合减轻经营主体负担,我省将制定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相关政策措施,精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依法放宽企业综合工时工作制实施时限。针对普遍关心的行政执法问题,我省将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明确对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

好政策需要有好的落实机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在座各位媒体朋友的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动各项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直抵民心,凝聚全社会奋进合力。一是制定政策实施细则。针对文件中的工作措施,研究制定进一步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确保尽快取得成效。针对文件中的惠企惠民政策,按照依申请或免申即享等方式,制定服务指南,推动实现财政奖补等快速审核、快速拨付、便捷享受。二是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一方面加强对政策的跟踪问效,及时加以调整完善,按照落实一批、储备一批、出台一批的思路持续打好政策“组合拳”。另一方面通过配套制定专项政策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可用管用好用水平,精准满足群众和企业需求。三是扩大政策知晓范围。我们将和媒体朋友一起把政策措施宣传好、宣传透,多渠道多层面多领域开展政策解读,用好鲜活案例,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受益率。我们也将在江苏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公布相关政策的申报流程、咨询方式等,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政策执行的有关问题或者有好的意见建议,欢迎社会各界及时向我们反映。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沈剑荣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家媒体。下面可以提问。

江苏省广电总台记者:近年来,江苏文旅市场一直火爆。这次《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扩大文旅消费服务,请问文化和旅游方面接下来有哪些具体举措?

李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扩大文旅消费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文旅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借此机会,我介绍一下今年以来的相关数据。今年1-8月份,纳入监测的636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4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84家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6.84亿人次,游客消费280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5%和17%。根据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全省银联渠道的异地文旅消费4202.39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25.8%、同比提升6.33个百分点,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1%、居全国第一。7-8月,全省接待游客1.7亿人次,游客消费67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8.4%。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1075.8亿元、同比增长15.7%,应该说呈现了强劲复苏的态势。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乘势而上、多措并举,持续巩固增强文旅消费,积极助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营造有序便利的文旅市场环境。目前全省已经取消333家A级旅游景区和33家备案博物馆预约。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两家省直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不少于60天、90个小时。即将到来的中秋假日期间,这两家博物馆将延长开放到晚上9点。我们还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黄牛”,引导各地加大提供行李寄存、城市交通等旅游便民服务,不断提升游客游览体验感和便捷性。

二是积极完善文旅产品供给体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召开。我们正在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旅游景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培育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发挥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带动作用,加大贴息支持力度,组织金融赋能重点文旅产业项目签约活动,联合8家金融机构为525个重点项目授信805.56亿元。同时推出“苏旅贷”专项金融产品,撬动文旅企业融资不低于50亿元;并下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利率到2.95%。鼓励各地依托资源禀赋,策划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加大“运河百景”“长江百景”等主题线路推介力度。

三是培育更多文旅融合新场景。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低空旅游等新业态,积极推广“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旅游新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镇”,促进餐饮与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夜间文旅消费,7月份我们已经推出“水韵江苏·璀璨夏夜”惠民措施275条,目前全省文旅夜间消费占比达35.3%。

四是不断拓展文旅发展新空间。提升数字科技在文旅领域应用水平,推动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比如说无锡“拈花一笑”、苏州“只此周庄”等项目应用,让文化进一步“活”起来,鼓励打造新生代的潮玩聚集地,支持建设一批演艺新空间,推动虚拟现实(VR)体验等文娱业态场景的融合创新。

五是注重深化文旅宣传推介。9月12日,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苏州举办。我们也将持续办好贯穿全年的文旅消费推广季活动。上半年,已集中推出主题活动1840项、惠民举措1110多条。我省旅游广告登陆央视和重要高铁站,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广电总台共同策划推出的《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第二季,首期节目收视率达到1.5%,位列同时段全国卫视第二,有效提升了“水韵江苏”品牌的声量。

六是扎实推动入境游市场复苏。深入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入境旅游促进计划(2024-2026年)》和《江苏省促进入境旅游恢复发展若干措施》,在禄口机场建设“水韵江苏”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设入境旅游首站服务平台,完善文旅场所外语指引标志。上半年,完成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改造任务,全省共布设POS机等3762台、外币兑换点和ATM机173处,积极推进入境证件在文旅领域的便利化应用。持续开展海外市场拓展和产品推广,“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组织国际主流媒体来江苏进行摄影采风,美国《时代》周刊专门刊文《水韵江苏向全球游客发出邀约》。希望更多的境外游客来江苏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工人日报记者:就业创业是居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基础。请问江苏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上有什么举措?

张志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谢谢您的提问。江苏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就业大省,近年来城乡就业人口稳定在4800万以上,居全国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万人以上,占比超全国1/10;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1-7月城镇新增就业86.8万人、同比增长3.5%;7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4.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为稳增长、恵民生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政策措施》,健全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大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多渠道稳就业。完善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失业保险参保单位给予稳岗返还,对吸纳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将536个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强技行动”,提高劳动者就业转岗能力;针对社会关注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计划筹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政策性岗位不少于10万个;归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性岗位不少于150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不少于5000个,努力把“民生作业”实实在在写到群众心坎上。

二是全流程促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在创业初注重“扶”,对开办“网店”等创业者,给予最长3年、最高50万元的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由财政给予50%贴息;大力建设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信贷申请等“一条龙”服务。在创业中注重“补”,首次成功创业的,给予最高1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2.4万元为限额享受税费优惠。在失败时注重“保”,创业3年内失败的,按照其纳税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社保补贴。

三是重协同优服务。突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下侧重于把就业服务嵌入到更多的群众生活场景中,当前重点是建好300个已规划的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确保年底前投入使用;用好332个已建成的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确保促进就业管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就业服务供给。线上侧重于优化升级“就在江苏”和“苏心聘”等数字化平台,大力推广直播带岗新模式,形成更有流量、更有成效的就业服务矩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强化优质金融服务供给。请问省委金融办在此方面有何具体打算?如何为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注入“金融活水”?

徐洪(省委金融工委副书记):谢谢您的提问,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省金融发展和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近年来,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坚持多措并举,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全省金融运行保持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38万亿元,信贷投放和企业上市融资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坚实支撑。《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强化优质金融服务供给,省委金融办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银企对接,保持信贷投放合理充裕。建立完善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评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政策,投向“两新”“两重”、普惠、科技等领域。依托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整合金融产品、融资需求、政策支持和征信服务资源,上线制造业财政贴息、“专精特新贷”“科技创新企业贴息贷款”“设备担”等产品,实现企业在线免申即享。围绕“两新”行动和“两重”建设,持续开展财政金融政策联动,落实好今年创新推出的10余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措施,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省级重大项目建设,定期调度银行对省市重大项目融资支持。优化升级省级企业征信服务平台效能,开展涉企征信数据归集,实现精准画像,帮助金融机构打破信息孤岛,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二是积极借助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深入开展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培育优质企业上市挂牌,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举办江苏企业境外上市展望热点问题研讨会、“走进深交所”等活动,不断提升我省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和企业境内外上市知识储备,提升对接资本市场能力。上线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跟进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通过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完善基础设施功能、设立专业化S基金等支持措施,积极解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难”问题。支持南京、苏州等重点城市纳入AIC直接股权投资试点地区。

三是优化地方金融生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提升工程,全年计划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专题活动60场以上,打通普惠金融政策、产品、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金融支农、支小、支科技增信分险,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支持。江苏是全国金融支农典型,我们依托全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1.5万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整村授信”模式、推广农户普惠信用贷款,持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省委金融办将以贯彻落实《若干政策措施》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优质金融服务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巩固增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金融力量。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此次出台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既有联动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也有积极吸引境外长期资金来投资江苏。请问,下一步在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方面有哪些举措?

孙津(省商务厅副厅长):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聚焦稳规模、优结构、强动能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特别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重大任务,制定出台《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行动方案》,建立推进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全省开放型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主要指标在全国保持前列,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迈出坚实步伐。稳的基础持续巩固。今年1-8月,累计进出口3.65万亿元左右,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稳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约8.5%、好于全国、好于周边省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首位、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6。进的质态不断优化。今年1-7月,我省“新三样”出口规模、RCEP签证出口货值等均居全国首位,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1%,苏州连续两年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中入选“第一档”。安米软磁材料、阿斯利康创新药等15个超1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到资,入选全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重点外资项目数量均保持全国第一。

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在上升,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对此,在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与省有关部门一起研究提出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的4条措施。主要考虑是“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进出口双向发力。出口方面,省市县联动每年将支持200场以上境外展会,其中包括澳大利亚中国纺织服装服饰展、欧洲智慧能源展、美国可再生能源展等重点展会,继续办好江苏省出口商品展览会、江苏国际文化贸易展览会等自办展。引导企业多元化开拓市场,新兴市场展会占比超过50%。进口方面,发挥4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贸易集聚和通道枢纽作用,拓展集成电路、纺织原料、铁矿砂、咖啡等进口,推动大宗商品进口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国际分拨中心等进口平台提质增效。

二是强化新动能培育壮大。把握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趋势,支持“新三样”等绿色低碳产品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绿色贸易占比;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打造3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形成一批亿级、十亿级重点产业带;做大做优江苏“市采通”平台。定期开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制定实施新一轮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行动计划,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一定规模以上落地项目继续依法依规给予政策支持。

三是强化“走出去”带动作用。当前,企业走出去发展对于拓展国际市场、稳定全球供应链等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积极回应企业需求,联合省有关部门和各地,进一步优化“全程相伴”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功能,便利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编制新版“一带一路”投资合作指南,持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省商务厅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力争更好的结果,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谢谢大家!

新华社记者:《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作出明确安排。请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此有何具体打算?

陈浩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谢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指导各地落实《若干政策措施》精神,充分发挥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从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两方面着手,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消化存量方面,持续做好房票安置、住房“以旧换新”等重点工作。关于房票安置,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均已建立房票安置政策体系。接下来,我们将指导各地持续优化政策,巩固、扩大房票安置成效。关于住房“以旧换新”,我们将指导各地进一步扩围新房房源,引导房地产企业适度让利,统筹用好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推动住房“以旧换新”持续取得成效。此外,我们将指导市县深入摸排本地区保障性住房需求和房地产企业出售意愿,自主决策收购已建成未销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指导各地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民生、支持住房消费的积极作用。

在优化增量方面,重点抓好改善型住宅建设。当前,住房发展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但市场上的改善型住宅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为推动住房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研究改善型住宅建设的技术导则和配套政策,今年2月份出台《关于支持住宅品质改善提升若干措施》;随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又陆续发布《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评价细则》以及改善型住宅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目录等配套文件,通过加强政策解读、组织专题培训,保障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目前,一些城市的改善型住宅用地及产品已受到市场更多关注。我们将指导各地大力推进改善型住宅建设,加快构建不同面积和价位的改善型住宅产品供应体系,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健康报记者:《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完善落实生育养育支持政策,请问省卫生健康委在聚焦满足群众托育需求,加强“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有哪些考虑?

张金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突出高质量发展鲜明导向,聚焦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加快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聚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我们十分关注“一老一幼”这个重点群体,着力增加优质健康服务供给。在托育服务方面,连续五年将新增普惠托育机构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支持社区、用人单位、幼儿园等各类主体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目前全省累计建成省市级普惠托育机构1294家,努力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在政策支持方面,完善落实普惠托育机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补贴、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税费优惠等多种措施,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设区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托育人员实训、家庭养育指导、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等功能,指导提升辖区内托育机构整体水平,更好服务广大婴幼儿家庭。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连续四年将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和护理院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新建、转型等综合形式,加快老年医院建设,同步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目前全省已建成二级及以上老年医院77家,护理院420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成率达到97%,这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我们通过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开展结对帮扶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提升疑难危重疾病诊疗水平方面,重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高水平医院决策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院。一年来,开展国际或国内重大疾病领域首创技术攻关100多项,全省医疗技术和人才科技水平快速提升,重病、大病、难病基本上能在省内解决。在提升一般疾病诊疗水平方面,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江苏省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组织省内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苏北市县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大医院向受帮扶医院派出管理和技术骨干5700多人次,帮助受帮扶医院开展新技术435项,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98个。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基层卫生条例,大力组织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创新开展社区医院、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新模式,努力做强群众家门口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立足群众需求,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一方面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协调各方力量,落实配套政策,支持建设医院加快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努力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现“大病不出省”。另一方面持续推进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做实结对帮扶县级医院和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推进地区间、城乡间医疗服务同质化,让群众就近获得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这次印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了前瞻性、时效性,突出精准发力、可感可及。请大家帮助做好解读,让群众和企业“知”“懂”“用”“享”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提供舆论支持。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再见!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