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以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11-12 16:31 来源:泰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近年来,泰州市锚定文化强市建设目标,深耕“产、水、文、人”融合文章,精准搭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纽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擦亮乡村文化底色。系统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普查与保护,完善乡村文化资源名录库,筑牢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等保护根基;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创新“资源整合、区域联动”连片保护机制,获命名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69个,姜堰、兴化两地获批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挖掘整理各类乡村文化资源,分层分类培育壮大特色品牌,姜堰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兴化市“放大兴化垛田‘双遗产’效应”入选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加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创成47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镇;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基层倾斜,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33个,16个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入选省级名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溱湖湾》等乡村振兴主题剧目,培育乡村群众文化团队200余支,年均开展“四季村晚”“送戏下乡”等演出2800余场,惠及人民群众超百万人次。

壮大乡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要素与乡村产业深度对接,挖掘转化泰州农耕文化、渔业文化、民俗文化,培育壮大农事体验、乡村美食、民俗表演、乡土文创等创意产品和民宿、农家乐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兴化市入选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拓展乡村非遗文化转化路径,培育泰州木雕、兴化木船等非遗特色产业集群,建成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工坊等50余家,通过“非遗+公司+农户”等模式,广泛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坚持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媒,打造千垛菜花、香草湾等一批A级景区与特色项目,推出“春赏花海、夏玩亲水、秋品美食、冬看大戏”四季乡村旅游产品,形成千垛、溱湖、黄桥、沿江四大乡村旅游发展片区。目前,该市已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家,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年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