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汽车零部件的中吉乌班列,从江苏省连云港市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驶出。车厢里,整齐排列的货物将运抵中亚市场。
目光南移,长江入海口的太仓港岸桥起落,数千辆国产汽车驶上远洋巨轮,准备发往欧洲、东南亚。
一北一南,一车一船,江苏外贸在这个冬天里热气腾腾。
“江苏产业体系比较完备,创新能力较强,营商环境优良,还有自贸试验区等一大批高水平开放平台。在对外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江苏外贸依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今年1至10月,进出口总额达4.8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13.1%,贡献了全国两成多的出口增量。”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说。
围绕稳外贸,江苏着力在“新”字上做文章,开拓新市场、壮大新业态、培育新优势,为活力中国注入生机与动能。
开拓新市场,推动产业和企业走出去
在扬州市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芝麻粒大小的功率半导体芯片正源源不断地产出。每天,约3000万只芯片从这里发往欧美等海外市场。
“外销增速在30%左右。我们拼的不是价格,而是质量。”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梁瑶介绍,目前公司在越南启动了二期工厂建设,还计划在马来西亚、泰国投资晶圆工厂。
常熟市的小微外贸商户,则借助制度创新打开了新天地。
服饰商行经营者陈跃,在“市采通”(常熟市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上传了交易单,一批服装产品正准备发往国外。“以前做外贸,要跑海关、找第三方代办,既麻烦又有风险。现在,一个平台就搞定了。”陈跃说。
作为全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创新之举,常熟“市采通”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打造了一个集商户注册、商品采购、组货拼箱、通关申报、收汇结汇、免税申报及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一站式”出口服务解决方案。自2020年以来,该平台年出口额从10亿美元增长至150多亿美元。
外贸市场在做强中不断优化。今年以来,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对东盟进出口增幅达22.1%。
壮大新业态,借助数字化渠道布局国际
“我们这款新产品,面料透气,设计时尚。”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丝路·南华跨境电商产业园,不时传来电商直播的声音。
楼下签单,楼上做成衣,再往上便有渠道分销。盛泽镇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这栋楼聚集了整个纺织外贸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今年1至9月,盛泽镇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6.35亿元,同比增长225.4%。这里的产业园集聚了配套服务商及外贸企业87家,形成了“跨境电商+产业带”的独特模式。明斯克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长明说:“今年,公司出口额超7000万美元。跨境电商大多是小订单,但累计起来就是可观的贸易收入。”
跨境电商在多个行业多点开花。在盐城市,江苏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海外仓和大数据营销,把宠物牵引绳、猫爬架卖到欧美市场。“过去要等客户找我们,现在是我们精准推送。”公司副总经理仇鹏介绍,借助跨境电商与海外仓优势,企业的订单量大幅增长。
数字贸易、直播带货、AI选品……这些创新场景,不断把江苏制造带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今年1至10月,江苏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同比增长超60%,服装、汽配、家居、工具等传统产业正借助数字化渠道加快布局国际市场。
培育新优势,不断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
常州市博瑞电力的厂区内,一只机器狗正在检查变电设备,红外摄像头捕捉到的温度数据实时传回运维中心。该公司专利授权超过700项,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30余项,产品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不仅交付设备,还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前期设计、中期建设、后期运维,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常州博瑞电力副总经理廖益蓝说。
在无锡市的雅迪生产车间,每35秒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下线。检测中心里,电池要经过上千次充放电循环,整车要通过震动、耐候等测试,智能化检测手段也在不断引入,创新与严格的质量把控共同保证了产品的稳定可靠。
“核心竞争力是质量过硬。”雅迪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家中表示,“在东南亚市场,我们会根据路况和使用习惯调整产品研发配置,并通过海外工厂参与标准制定。”
从“首台套”到“国际标准”,从“被贴牌”到“被搜索”,江苏企业在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上不断积累优势。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把技术、标准和品牌一并带出去,不断提升着江苏制造、江苏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保持全国前列,其中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了六成以上发明专利;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九成……在江苏,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