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连云港打造人才近悦远来好生态
时间:2025-11-07 07:25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刚到企业就能申请购房券和生活补贴,线上办理,几天就审批通过了,这效率超出预期!”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高校毕业生杨智斌的感慨,道出了来连人才的共同感受。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们持续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推进力度、保障力度,紧扣发展需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优化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在连云港这片沃土上大展拳脚、成就梦想,为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连云港市委书记邢正军表示。近年来,连云港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人才近悦远来好生态,让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在黄海之滨从“落地”变“扎根”,催生出产才融合的新活力。

3.0新政送红利广纳贤才

“不仅博士硕士有各类补贴和资助,专科生也一样能享受购房券,这一政策让我看到了连云港求贤若渴的巨大诚意,也让我对留在连云港发展更有期盼。”在今年的连云港人才日活动现场,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范子瑜翻看着连云港市3.0人才新政的介绍手册这样说。

“我们走访调研和书面征求了全市重点企业、科创平台、高校院所等115家用人单位,搜集近1500条意见建议,最终形成3.0版人才新政及12个配套办法,构建起以‘花果山英才计划’为统揽,全市统一、引育并重的人才政策体系。”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新政不仅在覆盖面上实现重大突破,让更多人才共享政策红利,更针对不同群体推出硬核“定制礼包”——创新类人才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综合资助,创业类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急需人才除1万元补贴外,优秀项目还能再获最高10万元资助;乡土人才创业项目最高获50万元资助,还能享受创业贷款等“一揽子”服务。

企业是使用人才的主体,连云港制定了更加灵活的人才评价机制,赋予100家企业人才举荐权,让企业在人才职称和技能等级评定、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更大话语权和自主权,已把近1000名高精尖缺人才纳入“百企千才”支持计划,给予重点关注、优先支持。

产才融合拓展人才发展空间

“48只种蟹,育出200万尾优质苗种,经济效益比以往翻番——这是科技镇长团给我们送来的‘金钥匙’!”在连云港科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育苗车间里,公司总经理夏加虎指着游动的拟穴青蟹幼体,难掩兴奋。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研究员刘磊作为连云区科技镇长团成员,带着专利技术扎根企业,在全国首次突破长江以北拟穴青蟹规模化繁育难题,为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再添助力。

这样的“校地联姻”,在连云港已形成成熟体系。连云港通过科技镇长团引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尖端技术、高端人才与创新项目,精准对接地方企业技术需求,协助攻关“卡脖子”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十多年来,连云港累计组团14批、92个、到岗644人次,累计争取财政资金3.5亿元,助力企业申报省级及以上项目1152个、获得立项支持497个,授权专利6869件。

对于人才来说,发展空间始终是最重要的选择因素之一。依托花果山科创走廊建设,连云港集中力量建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北大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中心等科创平台,支持盛虹先进材料研究院等建设,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服务、科技项目培育功能,让人才在连云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围绕六大主导产业、10条重点产业链、52个细分链条,连云港精准编制、动态更新核心人才库和紧缺图谱,更加精细精准招引紧缺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让人才跟着产业走、产业靠着人才兴。”连云港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同志说。依托连云港市人才创投基金、医药创投基金,连云港引导基金重点投资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产业基础优势的初创型人才项目。2023年以来,已与90余个人才项目洽谈对接,铭毅智造、心锐医疗等10家企业已在连云港设立公司,落地发展。

暖心服务“留人”更“留心”

“扫一下‘英才码’,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游览景区,享受人才专属公积金贷款提额,让人才享受服务更便捷!”在连云港市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演示,展现了连云港“卡码融合”的创新便捷。作为全省首个试点,连云港市打通政务与人才数据接口,8大类16项服务实现“码上享”。

解决“关键小事”,才能留住人心。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住房、人才社区,一整套安居体系让人才轻松“落脚”城市,“山海智家”系统已为2600名人才匹配房源,500余个“青连驿站”房间,为择业青年提供最长14天免费住宿。“不仅给工作,更给生活,这才是‘第二故乡’的感觉。”市第一人民医院全职引进的博士人才葛妍妍说。

当前,连云港市正聚焦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依托“5·21我爱你多一点”人才日、“11·8”双创周、“才到港城·价值连城”高校行等品牌活动,大力实施花果山英才“双创计划”、“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持续完善生态、平台、计划、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工作体系,着力构建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

今年以来,连云港新增高层次人才近1800名、青年人才2.54万名。从3.0新政的“政策引力”,到科创平台的“事业磁力”,再到暖心服务的“情感聚力”,这座“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正让越来越多英才在黄海之滨扎下“事业根”、结出“幸福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