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徐州一系列惠企稳企安企政策持续显效,全市经营主体数量达146.9万家,构成经济基本盘,强力推动经济发展。徐州通过打造“速度、精度、力度、温度”四位一体的营商环境矩阵,全方位助力经营主体发展。
速度方面,行政审批流程不断优化,企业办理多项业务耗时大幅缩短。如在鼓楼区行政审批大厅,约40分钟即可办结社保医保开通、营业执照领取、企业变更等三项业务。在云龙区、高新区、泉山区、贾汪区等地,也纷纷推出创新服务模式,越来越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
精度方面,徐州作为全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深化产融合作。工商银行睢宁支行向江苏宁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小微贷,助力企业发展,该企业车间日均生产螺母超100吨。过去一年,徐州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16%,众多小微企业获得发展动力。同时,“政银企”对接常态化,多种创新金融产品活跃市场。
力度方面,徐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退税超80亿元。税务部门将出口企业纳入“白名单”并实施7项服务举措,全市出口退税“白名单”企业扩围至42家,退税额占比约64%。2024年起,徐州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精简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税申报资料,全市出口退税正常业务办理时长缩短57%,平均1个工作日左右即可完成。
温度方面,徐州推行“一企一档”贴心服务。泉山区王陵街道楼宇专班人员通过“一企一档”实时监测、动态管理楼宇企业。
此外,徐州的表彰经济风云人物、擦亮沟通品牌、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3条”等一系列措施,也有效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
2025年,徐州将持续深耕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扩大金融支持范围、精准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企业来徐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