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徐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4年,徐州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向好,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
在规模与贡献上,民营经济占据徐州经济重要地位。民营经济占徐州GDP比重超50%,贡献约70%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经营主体,是地方经济核心支柱之一。民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3.8万户,其中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13.3万户,占全市新增经营主体的95.7%。徐州市共有各类经营主体146.5万户,民营主体达141.6万户,占比96.6%。
企业活力方面表现突出。徐州市4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有35个,占比81.4%;458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45个,占比97.2%;全市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39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464家,占比95.1%。民间投资增速明显,2024年1-11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2.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2.3%。
徐州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依托“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优势,形成以徐工为核心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徐州经开区集中众多创新型民营中小企业配套。
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徐州市采取多项举措。徐州市工信局开展调研,建立重点企业梯度培育库,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赋智、赋值、赋能”为主题开展系列服务活动。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银行业推出“专精特新贷”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徐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举办“政企交融汇”等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率先出台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办法,制定2000余条裁量基准,形成“涉企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3.0版)”3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