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盐城市数字赋能织就健康惠民“一张网”
时间:2025-04-15 11:01 来源:盐城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近年来,盐城市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创新构建“1+X+Y”建设路径,形成15个医共体覆盖全域的惠民网络,走出具有盐城特色的医改新路。

三级联动聚合力,建设跑出加速度。在东台先行试点基础上,市域持续推动,县域积极主动,部门密切联动,全力推动全市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目前,该市已在11个板块组建15个医共体。全市面上又涌现出滨海、射阳两个极具特色的地方案例。初步实现3个转变:示范效应逐步从“点上出彩”向“面上开花”转变。各地因地制宜学习东台做法,推动东台经验从“盆景”变“风景”和“全景”。能力提升逐步从“单个做强”向“体系做强”转变。一手抓牵头医院能力提升,一手抓资源共享和力量下沉,逐步将“县级强”扩面成“县域强”。发展理念逐步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将肿瘤防治与转诊会诊中心建设、专病管理等融入医共体,提升基层防治能力。滨海完善医共体运行复盘研学等机制,阜宁实行慢性病“信号灯”管理,建湖、大丰制定专病签约服务包,盐都、亭湖侧重慢病管理和医养结合,全市医共体建设从东台“一枝独秀”迈向“春色满园”。

健康服务更暖心,书写惠民新答卷。建立数字健康驾驶舱,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一条链”,将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连成“一张网”。全市县域就诊率93.07%,基层机构服务能力达国家推荐标准数144个,建成省社区医院102家、覆盖率62%,均列全省第一;全市基层医卫诊疗量占比全省第二。实施老年人肿瘤标志物筛查三年行动计划,各地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依托牵头医院成立9个肿瘤诊治分中心,发挥医共体资源整合优势,为全市60至69周岁常住老年居民免费开展肿瘤标志物筛查。完成10.6万人次老年筛查,重大慢病早死率低于全国水平,将筛查中发现的高危人群及时推送至健康随访中心。今年以来累计服务患者4371人次,实现县域内疾病“筛、防、管、治”一体化。与此同时,优化健康管理模式,依托随访服务中心,建立专病数据库,通过App、智能AI、人工等跟踪随访。突出慢病综合管理,强化科普宣传,推进老年人健康促进“99健康”行动,开展健康科普巡讲250场次以上,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2%。

创新机制激活力,澎湃发展新动能。将医共体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双召集人推进机制,全市建成“十张网”医疗体系。东台构建20个智能共享中心,射阳引入医学人工智能大模型,滨海创新“1234”转诊机制,形成“东台样板+县域特色”的创新矩阵。全市各地成立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坚持“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构建医共体“1+N”政策支持体系。创新编制保障措施,在编制管理、县管镇用等环节实现突破;推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试点;完善医共体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医务人员从“重治疗”向“管健康”转变。加快推进“十张网”建设全覆盖,提高镇村辅助诊断系统、影像心电设备覆盖率,心电设备村级覆盖率达100%。建立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实现智能随访等多场景应用。加强城市三级医院支持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医共体成员单位至少有1名牵头医院骨干派驻服务6个月以上,并定期轮换;同时,市三级医院每年对县巡回医疗2次,时间不少于4周;县对镇巡回每月不少于1次;镇对村巡回每周不少于1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