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营主体关切,镇江以系统性思维破题民营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近日,《镇江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正式出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要素保障、提升创新能力、维护企业权益、健全服务机制六大方向,推出29项举措,激活民营经济新引擎。
根据《工作要点》,镇江将进一步深化“惠企‘镇’行”活动,分行业、分领域开展“订单式”精准服务,破解企业堵点难点。同时,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将进一步扩容,对合规企业“无事不扰”。
就如何激活民间投资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工作要点》也有安排。去年镇江首次编制发布了《2024年镇江市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清单》,强化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土地、能耗、金融等要素保障,统筹服务推进,提升了民营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此基础上,今年镇江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全市产业布局,动态更新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清单,在要素保障上给予倾斜支持。同时聚焦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等领域,常态化发布适合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并组织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建设。
针对强化要素保障,《工作要点》更注重实际问题的协调解决。在金融支持方面,镇江将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建立重大项目、科技金融等六大“白名单”,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平均水平。土地供应创新上,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模式,推行工业用地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弹性出让等供应模式。同时,加大民间投资项目能耗支持力度,原则上年度新增能耗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比重达70%。
此外,镇江将探索建立企业负担指数评价体系,着力构建清欠工作长效机制,合理降低民营企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强化信用助企工作,召开不少于5场企业信用修复培训,多措并举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随着《工作要点》落地,镇江正构建闭环推进机制,通过民营企业参与评估、典型案例等方式,确保政策举措从“纸上”落到“地上”,全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