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2025年江苏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结果正式发布,共有33项新材料产品入选。这是我省首次开展此项认定工作。
首批次新材料,是指在行业内实现原始创新或显著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入市场初期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的新材料产品。
本次认定的33项新材料,广泛服务于半导体、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比如,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铜凸块工艺用高性能厚膜负性光刻胶”等产品,直接瞄准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江苏美特林科特殊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用合金等,展现了在关键基础材料领域的硬实力;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等,为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提供了高性能解决方案。
此外,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的半导体用石英舟、江苏聚成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超细高强度钨丝金刚石线锯、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智能变色控温节能自清洁薄膜等,均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
“开展此项认定,目的就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破解新材料产业‘无材可用、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瓶颈。”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处长李凯表示。
为有效支持首批次新材料推广应用,省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研发应用的政策举措》,为省首批次新材料配套推广应用“一揽子”增量政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将支持创新联合体研发首批次新材料和相关中试平台建设;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相关专项基金也将积极投资首批次新材料应用项目。据了解,为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江苏正积极推进《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条例》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