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十项行动计划”加速文旅融合
从“天下文枢”迈向“人文旅游第一区”
时间:2025-08-31 07:04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去年全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目标冲刺1亿人次;

去年旅游总收入超过830亿元,今年瞄准千亿元……

8月28日,南京市秦淮区召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宣布打造“中国人文旅游第一区”,并发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计划”。

今年上半年,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5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30亿元。秦淮区被誉为“最南京”,连续6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榜单前五。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聚全区之力持续发力文旅产业,就是要充分释放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做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服务全区百姓的民生幸福产业。

千年文脉铸就坚实底气

暑期接近尾声,秦淮人气依旧不减。

傍晚时分,夫子庙泮池码头,画舫在秦淮河上缓缓排开,等候的队伍从检票口一直蜿蜒到“天下文枢”牌坊下。

“研学小组请跟上!我们即将乘坐画舫,感受朱自清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位身着黄色研学马甲的老师高举旗子,20多名中学生簇拥其后,边擦汗边好奇地张望。这样的队伍,在夫子庙随处可见。

转过拥挤的人潮,不过一街之隔的老门东历史街区,同样迎来一天中最喧闹的时刻。青砖铺就的三条营巷子里,人流摩肩接踵,文创小店、美食餐厅前都排起了长队。灯光映照着马头墙的轮廓,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举着荷花灯拍照,孩童拽着父母的手挤到剪纸摊位前。不远处,“秦淮非遗市集”的招牌下,一位老师傅展示着金箔锻造工艺,摊位里外三层围满了观摩的市民游客。

人流如织的背后,是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持续释放吸引力。作为南京建城史的起源地、江南文脉的核心承载区,秦淮全域集聚了12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0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313处文物遗存和6片历史文化街区,这样的密度与厚度在全国均属罕见。

历史文化资源绘就了这片老城独特的风景,更成为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坚实底气。秦淮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秦淮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30亿元。

从客流量来看,秦淮区无疑是全国“顶流”,但资源转化效能仍显不足,尚未完全实现人气向“财气”的高效跃升。如何破题?会议现场,“秦淮文旅产业联盟”揭牌成立,未来将整合夫子庙、老门东、熙南里等重点片区资源,依托多个平台资源,形成产业发展合力,为文旅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

从“流量经济”转向“价值经济”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年初的地方两会就已频频释放发展文旅强信号——有媒体统计,2025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旅游”“文旅”分别被提及528次、406次和128次,高频词背后折射出文旅产业的重要性。

携程集团合作拓展部江苏总经理范圣菊介绍,数据显示,秦淮区90后年轻客群占比超过一半,且深度体验成为主流。

更多体验来自文化的感受。8月27日下午4点10分,距离“金陵梦华”晚场营业还有20分钟,一拨线上预约前来打卡的游客满怀期待,早早站在店外广场等候,大多数人与三两好友结伴,也有不少家庭选择“组团”出动。

区别于传统餐饮项目,“金陵梦华”把特色餐饮和舞剧、演艺等元素融为一体,是南京首个全方位“文旅+”多业态融合项目,去年夏天开业至今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暑假期间,“金陵梦华”更是场场爆满,不少游客感慨一位难求。

餐饮消费进入“分级”阶段,消费者不再简单追求走一走、看一看、尝一尝,对于餐厅环境、氛围、体验也提出更高要求。“既要有‘美食宴’,也要有‘文化宴’,餐厅也可以化身沉浸式演艺空间。”在“金陵梦华”负责人王珣看来,只有增加文化体验,让游客在品尝美食之余有更多的参与感、互动感和代入感,才能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

“金陵梦华”是秦淮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要实现从个案到全域的升级,则需一套更系统的方法。会议发布的“十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8年,秦淮全年旅游总人数超过一亿、海外传播量超过十亿、文旅项目年度投资额超过百亿元、旅游总收入超过千亿元、新增经营主体超过万个。

翻开目标手册,干货满满,具体包括:焕新“秦淮印象”,构建全域消费新场景;壮大“秦淮园区”,集聚文化产业新动能;做强“秦淮礼物”,丰富文创IP新产品等。

新科技新理念铺展“第一区”新图景

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展厅内,一场跨越千年的“科举考试”正借助科技手段悄然重现。游客佩戴着轻便的AR眼镜,透过镜片,置身虚拟的号舍,墨卷与执笔的考官立体浮现。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AR技术不仅让历史可感知,更让知识可参与。产品设计了科举考试全流程闯关环节,帮助游客深度理解科举制度的文化内涵。

今年以来,秦淮区主要领导带队赴景德镇、杭州、长沙、敦煌等地调研取经,看项目、谈合作、学经验、找伙伴,诚意满满,成果丰硕。当天大会现场,秦淮发布、签约29个文旅产业项目,总投资额逾80亿元。此外,张家界、敦煌等与秦淮签约达成文旅合作。

项目背后,更蕴含着一场深度思考——秦淮区上下形成共识,文旅产业获得根本驱动力,必须更好地诠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找到流量价值转换密码、打造精品文旅IP。

比如,计划年内开业的金陵长乐坊将融入“金陵四十八景”元素,引入超200家特色品牌,强调品牌与文化内容的深度共创;又如,西五华里休闲文化街区项目,融入秦淮历史文化元素,有机串联区内各重要景点和古老街巷,重现天下举子汇聚、各式商铺林立的繁华盛景;再比如,南台巷潮流街区力争成为年轻、朝气、活力的City Walk打卡地……

秦淮还同步推出十条激励举措,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区级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真金白银支持品牌演艺、扶持重点企业、鼓励文化出海、引导旅游夜宿、打造品牌活动。

“中国人文旅游第一区”,正在铺开一场跨越古今的发展实践——绝不止步于规模与流量,更是要树立人文与经济共生、传统与当代对话的标杆。赓续千年文脉,秦淮再次向发展新高峰攀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