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54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建议)
时间:2016-06-14 15:43 来源:江苏省环保厅网站 字体:[ ]

对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54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建议)

 

李萍、施伟文、高志刚、梁明院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消除舆论风险。一是建立环境质量信息公开机制。省环保厅在官方网站设立环境质量专栏,实时发布13个省辖市AQI指数以及污染物浓度指标,每日发布空气质量预报,每周发布42个省控水质自动站和太湖流域65个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情况,每月发布全省水环境质量、省辖市空气质量排名等情况,每年“6•5”世界环境日前夕发布上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公报。二是建立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机制。每月公布查实的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的调处情况,每季度公开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由省厅直接做出的行政处罚案件,包括企业的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处罚内容以及执行情况。三是建立项目环评信息公开机制。全本全过程公开环评报告书、批复和竣工验收文件。同时,规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加强重大环境政策解读,依法强制推动排污单位公开环境信息。四是做好重大环境信息发布工作。省环保厅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相关政策文件和社会关心的话题及时做出回应。仅2015年就组织各类新闻通气会、发布会40多场次。通过“江苏环保网”、@江苏环保政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拓宽和社会、公众的交流渠道。

针对建议中提到的“在发生重大环境事件时的信息公开机制还不够健全,常常导致舆论危机”情况。省环保厅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认真做好相关信息公开工作,2013年公布1起事件信息,2014年公布3起事件信息。

二、关于鼓励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监督加强政府执行力。一是积极组建省内环保社会组织联盟。2013年,省环保联合会联合省内数家较为活跃的环保社会组织,共同组建了江苏省环保社会组织联盟,截至2016年4月,联盟成员已经达到了22家。二是资助环保公益小额项目。2014年以来,省环保宣教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截至目前,已资助环保宣传教育、环保调研实践、环保能力建设等领域近50个优秀环保公益项目。三是委托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监督。2013年以来,省环保联合会每年从黑臭河流整治名单中选出部分公众关注度高的河流,组织省内多家环保社会组织通过民意调查、摄影摄像、宣传教育等方式对河道整治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2014年底,省环保宣教中心组织省内7家环保社会组织对13个省辖市空气质量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民意调查。四是通过自媒体平台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提供便利。2016年3月,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省环保联合会开展围剿“黑围巾”行动。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启线上线下“发现身边的黑臭水体”行动。

三、关于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目前,我省税务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一是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三是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四是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有关税收政策建议,省税务部门将积极向上反映,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关于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各级院校必修课营造全民氛围。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2012年,省环保厅、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了首届环境教育优秀教案评选工作,组织编写了《小教案改变心灵大世界—江苏省首届环境教育优秀教案评选一等奖教案汇编》,对中小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结合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材修订等工作,认真抓好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在有关必修课程中的落实工作,努力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实施全民环境教育,推动环境教育地方立法,把环境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对各类人群,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接受环境教育作出定性、定量的明确规定。三是强化环保培训和继续教育,发展环保远程教育,建设环境终身教育课程资源库、自主学习资源库和环境学习资源网上超市,搭建环境终身教育网络学习云服务平台,研究创建环境教育培训学分银行和个人学习账户,建立公民环境教育培训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

正如建议中所说,生态文明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各级学生抓起,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省环保、教育部门将紧密协作,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入各级院校必修课,提升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感谢你们对江苏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16年6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