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074号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统一基准,升级服务
由于历史、体制和技术手段的原因,我省不同城市、不同部门因采用了各自的空间坐标系统,各部门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仅限于内部使用,不能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造成重复测绘;由于各个坐标系统自身精度的局限,造成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给用户使用及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自2008年7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授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贯彻落实国家的部署和要求,自“十二五”以来,我省省级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已经全面采用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按照国务院要求,2018年将全面完成现有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届时,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将停止使用其他坐标系统。
为解决地区、部门间坐标系统不统一的问题,我局将进一步做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的相关工作,特别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等项目中均要求全面统一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现有JSCORS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为兼容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多星综合服务系统,加速推进测绘基准统一工作,实现全省统一的地理信息空间测绘基准。
二、统筹规划,分工合作
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建设智慧江苏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对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和创新应用,统筹规范市政、通信、广电等管线资源,实现集约建设和智慧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时空信息云平台统筹规划建设,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2016-2018年任务分工》。我省《“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16〕145号)提出统筹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信息空间化改造,建设基于基础地理信息,兼容时空数据、物联网节点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数据的时空信息数据库,打造多维度、可视化的地理空间框架。今年4月25日,我省出台的《国家战略发展纲要江苏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时空信息云”建设,建立“多规合一”信息化管理平台。
我局将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相关要求,按照分工参与建立促进信息共享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推进智慧时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指导开展时空大数据及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推进其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公众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促进城市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三、多元投入,共建共享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和适当的资助共同建设,成果多方共享。
对于列入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的城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城市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国家基础测绘成果提供、软件配发、系统集成、平台构建、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列入国家和我省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或推广的城市,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配套提供全市域历年航摄影像(含最新)、历年相关时空信息数据成果、倾斜航摄影像及三维地理信息成果等支持。
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等应用,将建立由财政资金重点保证的投入机制并完善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市场性的需求,将注重激发市场活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探索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四 、需求引导,深化应用
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推动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领域的系列智能化应用。
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与其他有关部门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掌握政府及各部门单位的具体需求,找准应用切入点,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以满足政府和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智能化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与业务需求的结合度,解决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做好部门应用技术支持与服务。做到建为所用,以用促建,整合资源,推动共享。通过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带动,逐步将成果推广到全省各个部门,实现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由示范应用向全面应用的跨越,将成果切实应用于警用平台、应急救灾、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旅游服务等领域,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发面向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应用服务系统,不断满足百姓衣食住行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分享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发展的成果。
五、推进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
支撑数字城市建设的地理空间框架和智慧城市建设的 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重要职责之一。从数字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静态数据上升为具有时间标识的地理信息数据。在原来静态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不仅增加不同版本的历史数据,还要扩展精细的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位置数据及其流式数据,甚至远景规划地理信息。为解决好“最先一公里”智能感知数据动态积累和“最后一公里”按需服务的问题,构建由汇聚、处理和管理三大数据区构成的时空信息大数据,统一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融合和服务化。我局将按照江苏省《“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要求,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建设,加快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动态更新和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