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54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建议的提案)
时间:2017-06-06 11:33 来源: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网站 字体:[ ]

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54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建议的提案)


徐大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央和省高度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2007年我省出台贯彻实施意见(苏政发〔2007〕40号),2009年乡镇机构改革将农技推广机构作为改革重点,同步实施。

省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2010年起,我省全面启动开展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秀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健全规章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省财政投入2.45亿元。截至2014年,全省1015个乡镇全面建成,建设了办公场所、服务大厅、化验室、培训室,添置了服务设施设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二是全面建立农技推广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农技人员的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主要与岗位职责和工作资历相挂钩,奖励性绩效由单位根据农技人员的实际业绩进行自主分配。对县级以下基层农技人员,国家已实施了浮动工资政策,同时,我省自2015年开始全面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三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三新工程,弥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不足。农业三新工程鼓励支持农技推广单位进行申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乡镇农技人员予以支持,部分补充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

您提案中提到的问题切中要害,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情况分析透彻,对我们启发很大。2017年1月1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办法》很多方面与您的建议不谋而合。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增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属性,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贯彻《办法》。我委出台贯彻实施《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的意见,在全系统宣讲培训,把握《办法》精髓,依法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性职能履行。

二是鼓励探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县管体制。人、财、物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下达,统一管理,做好与乡镇政府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县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施县乡推广机构合理分工协作。对于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问题,将督促各地根据地方农业生态条件、产业特色、生产规模、区域布局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科学设立县、乡镇或者区域性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逐步实行综合设置。

三是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围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知识、农业政策和农技推广法等方面,对全省1万名农技人员实施不同层次和短、中期集中培训,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构建农技人员终身教育培养体系,鼓励农技人员攻读推广硕士或长期研修,提高学历层次。探索农业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积极引导推广太仓市、张家港市、常熟市、盐城市盐都区、扬州市等地政校、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做法,与省内高校联合,通过定向委培方式培养“永久牌”本土化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一批大专、本科层次的农技推广后备人才。

四是切实保障农技人员合法权益。《办法》充分体现了以农技人员为中心的思想,如第二十八条、三十条、三十一条、三十三条、三十六条、三十八条等从保障农技人员服务时间、推广经费、工作待遇、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诸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五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把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经营理念、生产模式、组织方式集中展示示范,作为职业农民培育的田间课堂,为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提供最直观的教材、最实用的案例、最鲜活的样板,增强现场教学效果,以适应农业经营主体新变化新需求。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2017年省农委全力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打造手机版“农技耘”APP,通过专家在线、微视频、提问交流、田间课堂等方式,为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16万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全天候、顾问式”的农技信息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能。

感谢您对江苏现代农业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2017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