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对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04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执法力度倡导全社会礼让斑马线”的建议)
钱伟雅、闫志军、李民、沈洪英、陆丽瑾、扈罗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执法力度倡导全社会礼让斑马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人急剧增加,截至2017年4月底,全省机动车驾驶人超过2616万,其中汽车驾驶人2343万人,且以每年200余万人的速度增长。但驾驶人的法制意识、文明素质参差不齐,许多驾驶人安全文明行车意识淡薄,超速行驶、闯红灯、违停、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较普遍,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环境。近年来,公安交警部门深入实施文明交通工程,严格交通安全执法,大力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驾驶人安全教育,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一是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会同省文明办、交通厅印发《江苏省城市文明交通指数测评体系(2016年版)》,将不礼让行人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测评体系中去,定期通报各地查处情况。针对全年不同时期交通违法行为特点,制定专门方案,先后开展了不文明交通专项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等行动,通过加强路面管控、运用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大对超速行驶、闯红灯、违停、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查纠力度。二是开展宣传主题活动。2016年,省公安厅联合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在全省部署开展“全民参与双评,践行文明交通”的主题活动,各地纷纷邀请电台、电视台随警报道,通过现场采访、跟踪报道等方式全方位深度报道,加大对不文明交通行为、交通事故警示教育以及重点违法行为曝光力度,解读超速、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危害性,形成立体宣传网络,引发群众广泛关注,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强化重点人群宣传教育。深入驾校组织开展驾驶人文明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组织观看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举行文明驾驶宣誓等活动,增强驾驶员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觉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会同省文明办、教育厅共同编写了《江苏省中小学文明交通教育读本》,并印制了150万份免费发放到2016年全省秋季入学的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小学生手中,让孩子们都能接受文明交通教育,并通过一名学生带动整个家庭,发挥小手拉大手“1+6+N”的辐射效应,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加强驾驶人的宣传教育和执法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广大驾驶人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营造文明出行、安全驾驶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深化源头教育。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法治教育,抵制不文明行为,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积极会同文明办、交通运输等部门将文明交通作为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农村、进单位、进家庭、进社区“五进”活动。积极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开展驾校 “五个一” 活动,即:设立一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室、讲好一堂交通安全法规常识课、组织每位(新)驾驶人观看一次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参加一次安全文明驾驶宣誓仪式、参与一次文明交通劝导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驾校年度信誉等级评比范畴,突出对学驾人员理论培训到课率、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到岗率等硬项指标的积分考核。二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结合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地域特点,加强客运场站、交管业务窗口等宣传阵地建设,张贴、发放主题鲜明的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加强广播、电视、网络等音视频阵地建设,持续创作质量上乘的交通安全宣传品,吸引交通参与者关注;建立供群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学校、活动室、主题公园等多种形式的免费教育基地。三是加大执法管理力度。在新闻媒体上设立曝光台,通过监控等设备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车辆进行查处并曝光;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对交通违法者进行劝导;安排辅警加强斑马线上的管理;对在斑马线上交通肇事的驾驶员从严处罚。四是大力实施文明交通信用管理。结合贯彻《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定期归集管理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文明交通失信信息,及时推送相关部门,对交通失信行为人实施联动惩戒。
江苏省公安厅
2017年5月9日